現在的戰場形勢沒有太大變化,對俄軍來說,這幾個月來最大的戰果,就是拿下了整個盧甘斯克州:用兩年多時間、死傷約10萬人,奪取了盧甘斯克州最后大約250平方公里的烏克蘭領土,這些領土占盧甘斯克州總面積的0.93%。
俄軍依然在各條戰線上拼消耗,就目前的情況看,俄軍的“夏季進攻”實際上已經失敗:盡管不斷搜刮兵源,但因為兵員素質低下等緣故,前線俄軍連復雜一些的戰術都無法使用,只能繼續搞“人潮”攻勢,每天前進幾百米甚至幾十米,付出重大代價,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俄軍能在短時間內形成重大突破。
一些歐洲官員認為克里姆林宮會將敖德薩設置為新戰略目標,拿下敖德薩會讓烏克蘭失去出海口,切斷西方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講真,我完全不理解這些歐洲官員為什么會這樣認為,在黑海艦隊已經基本失去存在感的情況下,俄軍要怎么拿下敖德薩?敖德薩對烏克蘭的進出口很重要,尤其是出口糧食和鐵礦石,但西方對烏克蘭的軍援主要是通過陸路,沒有任何可信信息證明烏克蘭通過敖德薩接收西方軍援。
烏克蘭國防部剛剛發布了上半年作戰數據,在2025年上半年總計發生了28273次戰斗,烏克蘭武裝部隊消滅了230180名俄軍、摧毀了1311輛坦克、2885輛裝甲車、8222門火炮和21021輛車輛,后者相當于俄軍在去年全年的機動車損失總量。
為了應對俄軍的“人潮”攻勢,當地時間6月30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簽署法令,啟動烏克蘭退出《渥太華公約》的法律程序,將在6個月后正式退出該條約,“這是向我們的伙伴發出的清晰信號:在與俄羅斯這樣的對手作戰時,反步兵地雷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防御工具,往往沒有替代品。”
澤連斯基指出,俄羅斯從未加入過《渥太華公約》,并在烏克蘭“極其冷酷”地廣泛使用反步兵地雷,烏克蘭情報部門和相關國際組織掌握了足夠證據,可以證明俄軍將大量反步兵地雷部署到了烏克蘭領土上,包括農田和人口稠密區域,對平民構成長期威脅,“這是俄羅斯殺手的標志性做法——利用所有可能的手段摧毀生命,包括化學武器、彈道導彈、各類地雷,尤其是殺傷人員地雷。”
國際紅十字會等對烏克蘭退出《渥太華公約》表示關注,聯合國地雷行動服務處呼吁各方保持克制,澤連斯基呼吁國際社會向烏克蘭提供更多先進防御技術和替代性非殺傷系統,但“當敵人踐踏一切規則時,烏克蘭不能自我束縛。”
《渥太華公約》于1997年簽署,2005年烏克蘭正式加入,目前有164個締約國,俄羅斯、美國等未簽署,該公約禁止使用、儲存、生產和轉讓殺傷人員地雷,但不禁止反坦克地雷與其他防御裝備。
除了烏克蘭外,因為俄烏戰爭的緣故,多個與俄羅斯接壤的國家,包括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芬蘭和波蘭等國之內,都已決定退出《渥太華公約》,并將在靠近俄羅斯的邊境地區布設包括反步兵地雷在內的各種地雷,其中波蘭將在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邊境地區部署100萬枚反步兵地雷,作為“東盾”計劃的一部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