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2日報道 據日本《讀賣新聞》網站6月30日報道,中國之所以能對美國發起的貿易戰采取堅定立場,是因為中國能夠用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彌補對美出口的下降,加之國內高科技領域的國產化水平不斷提高,加深了中國實現“自立自強”的信心。
報道稱,在義烏國際商貿城,不少店主都在尋找美國之外的銷路。
官方數據顯示,2024年義烏市進出口總額增長18.2%至6689億元人民幣。從國家和地區分布來看,非洲國家位居榜首。預計2025年美國在貿易中的存在感將進一步下降。
報道稱,今年5月,中國對美出口額較去年同期下降34.5%至288億美元,與此同時中國整體出口額實現4.8%的增長。對美國出口的減少已經被面向東盟、歐盟等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出口所彌補。
報道稱,對美依賴程度的下降也能夠從貿易順差在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中的占比得到確認。
特朗普第一次執政初期的2017年,中國對美貿易順差占該國GDP的2.2%,但到2024年已經降至1.9%。另一方面,與美國以外國家的貿易順差占中國GDP比重從2017年的1.2%擴大到2024年的3.3%。
這意味著對美貿易規模下降帶來的影響要比以往更小。
報道稱,中國在半導體、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領域國產化程度的提高也是其愈發自信的重要原因。
報道稱,在前沿科技領域,中國依然離不開美國技術,想穩定與美國的關系也是真心話。不過在要求美國撤銷禁令的同時,中國也在積極推進“科技自立自強”,為與美國打持久戰做準備。
報道指出,中國正大力吸引美國以外國家的需求。4月以來,中國分別與東盟、南美等地區國家簽署一系列經濟協議和諒解備忘錄。5月,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舉行,巴西總統盧拉等領導人出席。
丸紅中國分公司經濟研究團隊負責人鈴木貴元表示,在中東和非洲,不少國家將中國的低價出口視為對自己經濟的助力,這也讓中國企業得到了肯定。(編譯/劉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