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走的時候是凌晨,養老院打來電話說我到也見不到最后一面。她96歲,心梗,發現時已經涼了。我攥著她冰涼的手,想起兩個月前還答應她“一年內接你回家”。現在連句再見都沒說上。
整理東西時在枕頭下翻到張皺紙,歪歪扭扭寫著“媽拖累你了,下輩子我們還做母女”。眼淚砸在紙上,這十六個字成了她最后的話。
我爸走后我媽一直跟我住。我58歲,還要照顧心臟病的丈夫和剛生二胎的女兒。每天五點起床做午飯教她用微波爐,再擠兩小時公交去女兒家。兩個月瘦了十幾斤,頸椎疼得直不起腰。
那天晚上我媽拉著我哭:“送我去養老院吧,你太累了。”她像個犯錯的孩子,我抱著她也哭。年輕時她吃糠咽菜養活我們兄妹仨,老了連在家養老都成奢望。
養老院每月4500塊,雙人間設施還行。我每周送她愛吃的紅燒肉,她說“比食堂香”。護工說她胃口好,我以為挺好。直到那個電話,養老院合同上白紙黑字寫著“突發疾病已及時聯系家屬”。
查資料發現類似的事不少。有老人腦出血去世,法院判養老院擔責30%;還有人剛住六天就走了,只退了1000塊消毒費。這些條款像根刺扎在心里。
我媽走后我總夢見她。夢里她年輕時送我去幼兒園,現在倒是我送她去養老院。她說“養老院像幼兒園”,其實是在安慰我。朋友他爸也是養老院沒及時送醫去世,現在看見養老院牌子都繞道走。
我媽留了30萬存款,我一分沒動。她總說“留著別浪費”,現在錢還在人沒了。護工偷偷告訴我,我媽常盯著窗外發呆,從不抱怨,總說“別告訴你女兒”。
網上說2025年養老院可能關很多家,成本高沒人住。可那些送父母去的人,誰不是在生活和親情里掙扎?
現在每周我去養老院做義工,幫老人剪指甲讀報。有時覺得我媽還在身邊,或許她希望我這樣。如果有下輩子,我想做她媽,不讓她吃苦。
養老院成了最后的家,送走母親那天她攥著我的袖子不放,枕頭下的紙條讓我崩潰。現在我每周去幫那些老人,剪指甲時總想起我媽說的話:“別讓你累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