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潘從武 通訊員 戴婭楠 王婧語
七月的新疆阿勒泰地區(qū)哈巴河縣,白樺林銀綠如浪,額爾齊斯河裹挾著雪山的寒風凜冽奔涌向前。
7月1日,國家移民管理局“送醫(yī)送藥下基層”巡診醫(yī)療隊跨越山海,來到這片祖國西北的邊陲之地。一篇關于健康守護與家國情懷交織的夏日篇章,在哈巴河畔徐徐展開……
“快去找深圳來的專家扎一針!”剛結束診療的陳偉搏推開值班室的門,曬得黝黑的臉上掛著汗珠,警服后背早已被汗水浸出深色的鹽漬,卻飄散著一股淡淡的艾草香。他興奮地沖著值班的同事們喊:“扎完一針胳膊都不疼了,你們也趕緊去!”
陳偉搏是派出所的一名民警,多年在邊境線上巡邏執(zhí)勤,風餐露宿,讓他落下嚴重的胳膊疼痛舊疾。每次發(fā)作時,疼得他伸不直胳膊,有時連睡覺都會被疼醒。這次聽說有專家來巡診,他一大早就排在了隊伍最前面。
值班室的民警楊堯聽后,顧不上休息,立刻朝著針灸診室走去。還未進門,一股艾草香便撲鼻而來。診室內,三張治療床和三把椅子并排擺放,民警們或俯臥或平躺,后頸、肩背、腰部、膝蓋處插著細長的銀針,針尾綴著燃燒的艾柱。
“你們白天巡邏暴曬,晚上又要在氣溫接近零度的執(zhí)勤點值守,寒熱交替最容易傷及關節(jié)。”深圳邊檢總站醫(yī)院的主治醫(yī)師劉曉艷正為一位民警調整針具,用鑷子夾起艾柱條,輕輕按在針尾,“這種溫針灸能夠直達體內,就像給經絡祛濕,把深埋的寒氣趕出來。”
“剛扎進去還沒啥感覺,兩分鐘后從腰部到腳底板都像泡在溫泉里。”25歲的楊堯趴在床上,因長期巡邏執(zhí)勤和訓練,患上了嚴重的腰肌勞損和腰椎間盤突出,不能久坐、不能久站,疼起來時腰部以下幾乎動彈不得。此刻,他摸著扎完針的后腰,激動地說:“前兩天下雨,我的腰都直不起來了,扎完針感覺好多了!”
這樣的場景在巡診團進駐的兩天里不斷上演。針對風雪中執(zhí)勤引發(fā)的肩周炎、戍邊民警因常年騎馬巡邏導致的膝關節(jié)積液等職業(yè)病,這款量身定制的“溫針灸”療法在邊境派出所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為何選擇在盛夏開展溫針灸?深圳邊檢總站醫(yī)院副院長盧濤解釋道:“阿勒泰夏季晝夜溫差大,仿佛一日四季,肌肉頻繁收縮極易勞損。我們改良的溫針灸通過銀針傳導熱力,讓藥效進一步發(fā)揮作用,從而有效緩解民警的相關癥狀。”
此次巡診不僅為戍邊民警及駐地群眾提供慢性病、職業(yè)病的集中診療,更創(chuàng)新推出了“線下上門診療+線上跟蹤問效”的中醫(yī)健康服務模式。深圳邊檢總站醫(yī)院醫(yī)生張勇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一個個真實案例:28歲的小李患有強直性脊柱炎,骶髂關節(jié)已有影像學改變,建議搭配中藥方劑,并將藥物從醫(yī)院免費寄送到家中;45歲的老劉患有腎結石并伴有左側腎積水,建議立即在當地醫(yī)院就診,并由巡診醫(yī)療隊專家持續(xù)跟進。
從看病問診到針灸推拿,從開藥方到送藥到家,他們用4800公里的跋涉,將守護民警健康的溫暖寫進了祖國的邊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