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至精神恍惚,思女之痛再爆發
7月1日深夜,大S母親黃春梅在社交平臺崩潰發文,稱自己僅睡半小時便驚醒,甚至無法分辨晝夜,向天呼喊:“我的老天爺啊!救救我,我需要睡一覺!”。這已是她近半年來第N次公開宣泄喪女之痛。自大S(徐熙媛)今年2月于日本離世后,S媽長期陷入深度哀傷:6月底她曾連發5條帖文追問女兒“是否真的放棄娘與孩子”,并祈求“在夢中給一個指示”。網友對其狀態兩極分化,有人心疼勸慰“放下一切好好休息”,也有人質疑其“炒作沒完沒了”。
家庭分化與經濟隱憂下的孤立
與S媽持續崩潰形成對比的,是其他家庭成員逐步回歸生活正軌。小S雖未完全復工,但已在女兒畫展上持香檳亮相,被指“暴瘦但狀態好轉”;汪小菲攜子女與新婚妻子馬筱梅同住,兩個孩子被曝“互動開心,如閨蜜般相處”。而S媽不僅數月未行使近在咫尺的探視權(孫輩學校距其住所僅500米),更面臨經濟壓力——小S收入上交婆家,她和具俊曄無穩定來源,一度依賴大S遺產。此前她曬出女兒生前捐200萬臺幣救護車記錄以證善舉,卻被扒出款項疑為汪小菲婚姻期間支付,反陷爭議漩渦。
“復雜性哀傷”需系統治療,輿論爭議難解心疾
心理專家多次警示,S媽癥狀已屬“復雜性哀傷”,常伴隨認知混亂、幻覺及輕生意向(如她曾發文“想去海邊”)。其失眠、需強心針維持等生理反應,均是長期心理創傷的外化。盡管網友建議紛雜,醫生強調社交宣泄無法替代系統性治療,需專業干預打破“悲痛表演化”循環。然而,此前有專家主動提供幫助卻未見后續,家人陪伴亦顯乏力——S媽出席外孫女畫展時仍見熟人落淚,哀求“照顧熙娣”,折射家庭支持系統的局限性。
時間這把鈍刀,未能削去一位母親記憶中的棱角,反將悲傷刻進每道失眠的裂縫。當“救救我”的呼喊沉入輿論深海,唯專業援手能打撈生者的黎明。悲劇的核心,或許從來不是熱搜上的“演”與“真”,而是一位母親在失去至親后,如何被系統性心理干預機制及時托住的現實命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