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句話用在“鼠頭鴨脖”涉事公司身上,我認為再合適不過了。
近日,有媒體披露,江西中快后勤服務有限公司新增了一則注銷備案公告,注銷原因為決議解散。
這家曾在江西南昌校園餐飲市場占據一席之地的企業,從曾經的輝煌走向現在的終結,其背后的故事令人深思。
時間回溯到2023年。
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一名學生在食堂用餐時,吃出疑似“鼠頭”的異物。后經官方深入調查,最終判定該異物確為老鼠類嚙齒動物的頭部。
然而在此之前,時任江西南昌高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昌東分局局長江學協,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竟堅稱異物是鴨脖。
明明鼠頭,非說那是鴨脖。這種睜眼說瞎話“指鼠為鴨”的荒唐言論,瞬間引爆輿論。
而當時被學生吃出鼠頭的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涉事食堂的供應商,正是此次注銷的江西中快后勤服務有限公司。
“鼠頭鴨脖”事件真相大白后,江西中快后勤服務有限公司付出了沉重代價。不僅被學校解除合約,還被當地市監局罰款706萬元。
本以為那次事件能讓這家公司痛定思痛、加強食品安全,改過自新。誰知,到了2024年3月,該公司因再次出現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違法行為,被南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
盡管這次事件當地未披露詳情,但從其在“鼠頭鴨脖”事件后仍不知悔改的行徑來看,這家公司已然是劣跡斑斑、屢教不改。
天眼查顯示,江西中快后勤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法定代表人為王某海,注冊資本1600萬人民幣,經營范圍涵蓋餐飲服務、食品互聯網銷售、食品經營等。
這家公司在十余年的經營歷程中,作為在江西南昌校園餐飲市場的龍頭,它本應有無數機會堅守食品安全底線,但卻一次次選擇了漠視與違規。其走向終結,覆滅軌跡無疑是食品安全領域的典型反面教材。
當年“鼠頭鴨脖”事件,暴露出的不僅僅是個別從業者喪失道德底線,更像一把利刃,無情地撕開了校園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存在的漏洞。
當年這家企業憑借利益鏈條讓負有監管職責的市監局江局長,顛倒黑白、混淆是非,這背后反映出的是其對公共信任的公然踐踏。
而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后,依舊沒有徹底整改,更是將其缺乏企業社會責任、只顧追逐短期利益的短視與貪婪暴露無遺。
如今,隨著江西中快后勤服務有限公司的注銷,那場“鼠頭鴨脖”鬧劇將暫時落下帷幕,但它所引發的社會思考卻從未停止。
如何從制度層面筑牢校園食品安全防線,守護好孩子們“舌尖上的安全”,讓食品安全隱患無處遁形,是監管部門最值得關注的重中之重。
江西中快后勤服務有限公司消亡的案例,是對所有市場主體的一次深刻警示。
它不應僅僅被視為一個個體的終結,而更應成為整個行業警鐘長鳴的起點。
在法治社會的大框架下,任何妄圖挑戰公序良俗、漠視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行為,都終將在正義的審判下付出慘痛代價。
江西中快后勤服務有限公司擬注銷。但相關信息顯示,曾罔顧事實、公然撒謊,完全不把食品安全監管職責放在心上的江學協局長,卻僅從昌東分局調離。
他沒有升職,也沒有降級。
江局長的平安落地,算是“鼠頭鴨脖”事件中,最不完美的落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