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全面零關稅,越南跪了。可以說,“美越貿易協議”是特朗普發起關稅戰以來,拿到的一份最好協議了,也是取得的最大成功。有了越南這個樣板,美國就可以進一步敲詐印尼、日本、韓國以及印度等。下一個,幾乎就是印度了。而且,印度根本逃不掉,它能拿到的條約,不會比越南更好了,甚至可能比越南更差。
“美越貿易協議”主要有三大核心內容:一是,越南對美國商品進口,全面實施零關稅。美國的汽車、芯片、糧食、油氣以及農機等,將大規模涌入越南。它將對越南本土制造業,形成致命的沖擊。
比如越南本土的電動汽車才剛有起色,美國的福特、通用以及特斯拉等,就要全面反撲越南了。再如越南的芯片制造,剛準備引入英特爾、德州儀器以及韓國三星等芯片工廠。現在不用引入了,因為在美國制造,也可以零關稅涌入越南。
對這些芯片大廠而言,他們既能討好特朗普的“美國制造”戰略,又能拿下越南市場,根本沒必要在越南本土建廠了。越南的本土制造業,將承受巨大壓力。
二是,美國對越南轉出口貿易征收40%的關稅。這一條,主要就是堵死中國商品,借道越南轉出口到美國了。有人就要擔心了,那中國商品是不是對美出口,就更難了?還真不用擔心。
你想想,為什么中國工廠大規模轉移到越南?核心就在于美國對中國搞了一套歧視性關稅政策。你去越南開廠,貼上越南制造的標簽,就可以繞過美國關稅。可現在呢?你繞不過了。越南轉出口中國商品,也要加征40%的關稅了。那你作為一個中國工廠老板,你還去越南開廠嗎?
要知道,中美倫敦談判結束后,美國對華關稅已經恢復到35%了。也就是在此前25%的基礎上,再加15%。中國對美出口關稅,比繞道越南出口關稅還要低!
它的帶來的結果是什么?使大量中國工廠產能撤回國內。越南制造業遭遇中美雙重夾擊!一邊是,美國制造以零關稅優勢,瘋狂涌入越南,沖擊越南本土制造業。另一邊是,中國工廠遷回國內,放棄借道越南轉出口。越南夾在中間,原本是兩邊通吃,現在是兩邊挨打!
三是,美國對越南產品進口,征收20%關稅。美國對越南出口是零關稅,越南對美出口卻是20%關稅。那越南產品如何在美國保持競爭力呢?就一個辦法,把關稅成本轉嫁到越南人的頭上。比如,讓越南人長期保持低工資狀態。
隊長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就明白了。比如,你是一個越南老板,原來出口一雙耐克鞋,賣20美元。現在加征20%關稅,就要24美元了。但你很弱勢,只是一個代工廠而已。耐克要求你,價格降到16美元供貨,以沖抵關稅成本。那你怎么辦?你就只能壓縮員工工資了。因為制鞋行業是勞動力密集型產業,你只能靠壓縮人力成本,才能沖抵關稅。
為什么在中美關稅戰爆發后,沃爾瑪當即要求中國供應商降價?就是這個道理。但中國政府緊急出手,約談沃爾瑪,不許把關稅成本轉嫁給中國供應商。這就保住了中國人的收益。可越南政府扛不住壓力,選擇放棄,也就放棄了越南工人的權益。
為什么越南選擇妥協呢?就一個原因,越南手里根本沒有牌。像中國,有稀土牌,跟美國硬剛。歐盟也準備祭出“數字稅”,對抗特朗普的關稅。可越南呢?它要技術沒技術,要資本沒資本,在關稅礦產上,也不具備反向卡脖子的能力。它的經濟增長,嚴重依賴于對美出口。可以說,對美出口,直接關乎越南的國運。
越南除了投降,沒有第二個選擇。在拿下越南以后,特朗普也必然是信心倍增。下一個,他就要火力全開,對準印度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