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7月2日電(范宇斌)南翔饅頭店飄出一縷濃香、黏土在指尖塑成舞獅的輪廓、人工智能(AI)生成大白兔奶糖創意包裝……連日來,27位美國華裔青少年以“體驗者”與“創作者”的雙重身份,在上海遇見傳統與科技的雙重魅力,定格這個夏天的中國記憶。
美國華裔青少年科技創新探索夏令營結營儀式2日在上海市黃浦區舉行。夏令營以“文化傳承”和“科學創新”為核心,讓“Z世代”營員們感知新時代上海的城市活力與文化多樣性。
7月2日,美國華裔青少年科技創新探索夏令營結營儀式在上海舉行。圖為華裔青少年與AI作品展。 范宇斌 攝
南翔小籠包是海派美食中最具代表性的符號之一。在上海老城廂的南翔饅頭店,營員們穿上圍裙、套上袖套、戴上廚師帽,秒變“中華小當家”,熱情高漲地體驗小籠包制作。有的營員細心打磨,追求每一道褶紋都近乎完美;也有的營員發揮“自由創作”精神,只求“把肉包進去不漏就行”,大家時而低頭比對、時而互相點評。“看到大家包出了各種形狀的創意小籠包,有的雖然樣子古怪,但品嘗時卻覺得格外美味。”營員陳沐言說。
7月2日,美國華裔青少年科技創新探索夏令營結營儀式在上海舉行。圖為華裔青少年手寫對領隊老師的祝福。 范宇斌 攝
“AI+文化”科技文創工作坊是本次夏令營的亮點項目之一。營員們與上海青少年組成“跨國小組”,圍繞“最具上海特色的大白兔奶糖”設計限量版包裝,探索科技在文創藝術中的應用。
“我們借助AI繪圖,通過關鍵詞生成圖像,并結合海派文化元素加以設計調整,最終的設計成果大家都很滿意。”營員劉思齊說,AI技術正在改變世界,他對未來充滿憧憬。
營員們走進充滿科技氣息的盧灣高級中學,挑戰圍棋和象棋機器人,感受人機對弈的魅力。面對算法強大的機器人“棋手”,幾位營員低聲討論對策,試圖破解棋局。營員們來到蜻蜓心天地,會握手、能跳舞的機器狗一登場就成了全場焦點。幾位營員用中文發出指令:“坐下”“跳個舞”,機器狗立即用“腿”擺出愛心造型,引得同學們陣陣驚呼。
在中國乒乓球博物館,營員們紛紛尋找自己所熟悉的乒乓健兒的名字,了解他們所參與的比賽和獲得的獎牌數量,還回顧了“乒乓外交”的故事。“小球可以推動大球。”在陳沐言看來,上海就像一座橋梁,將傳統與現代完美融合,讓他們對中國的快速發展有了更直觀的認識,也感受到了上海的創新與活力。
7月2日,美國華裔青少年科技創新探索夏令營結營儀式在上海舉行。圖為中美青少年共唱《同心之聲》。 范宇斌 攝
“以文化為橋,與科技為伴。”中國旅美科技協會上海辦事處主任閔洪中說,傳統與現代的交融是中華文化上善若水、海納百川的生動寫照。這場夏令營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情感的連接。“未來,我們將助力更多海外華裔青少年成為中華文化傳播者與科技創新探索者。”
上海市僑聯副主席陶勇表示,希望華裔青少年通過這次夏令營的所見所聞所學,將科技的探索升華為創新的潛能,將交流中獲得的靈感轉化為未來學習和研究的動力;將跨文化的理解升華為友誼的基石,珍惜在夏令營中結下的中美青少年之間的寶貴友誼,讓這份友誼成為連接未來的紐帶。(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