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一學生在校內(nèi)跑步的時候,被踢足球的小孩踢中了頭部。期間與學生家長發(fā)生了口角,過程中罵了一些臟話,激化了雙方的情緒,進而上升到肢體沖突,小孩家長持續(xù)用腳踹學生,學生被救護車用去醫(yī)院。
這完完全全就是個小事,屬于任何一個街道都可能發(fā)生的事情,不值一提的。我小的時候就常被別人不小心踢到過腦袋,我在打球的時候,也不小心砸到過別人。事后都是雙方一笑置之的事情。孩子家長打人不對,按照規(guī)定處罰賠償即可。本身就不算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但是網(wǎng)民卻上綱上線了,有人呼吁“校外人員禁止入校園”,甚至“誰建議開放的就是讓誰賠錢”。他們心疼上交的學霸被打了。
這種邏輯就很扯淡,難道大學就是個油鹽不進的桃花源嗎,大學的經(jīng)費還不是跟納稅人相關(guān)。上交的學生被打了,值得網(wǎng)民同情,如果被打的是個大專的學生呢?還會在熱搜榜上被討論的這么熱烈嗎?
一個倡導自由思想的學校,不可能把自己的學生過度地“保護”起來,以“保護”之名,把外面的人擋住,無形之間也讓大學失去了活力,變得森嚴而閉塞,看著很不切實際也很可笑。
我們應該警惕“以保護學生之名,搞封閉”的那一套思維,尤其是對待大學,因為這種思維很容易就會被搞得很極端,讓我們的生活空間失去了很多彈性。
在大學里面,也完全是可能存在風險的,這是任何一個成年人都應該具備的能力。那位頭部被踢的學生,盡管是個受害者,但是他顯然也并沒有處理好與孩子家長之間的沖突。事后無論是尋求幫助,還是訴諸法律,解決賠償就好。搞上綱上線一刀切就過分了。
這樣一件小事,竟然在網(wǎng)上引起如此大的轟動,的的確確反映了我們許多網(wǎng)民對于名校的光環(huán)并沒有完成祛魅。能夠考上上交的,的確說明他在學習方面比較自律,智力還可以。但是不能因為這點,就把他們當成“國寶”一般,好像一點傷都不能受似得。
我也完全不認為,打人的家長就是屬于什么“黑惡勢力”,這都哪跟哪啊,不就是雙方因為口角導致動手了的一件小事嗎,每天這樣的事情在國內(nèi)發(fā)生的多了,憑什么就因為是上交的學生,所以備受關(guān)注呢?
開放是必須的,尤其是大學,絕對不能因噎廢食,只要做好應急措施就行。開放可能意味著風險,但是也給當事人提供了更多實際應對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這樣他們的社會能力才能夠得到鍛煉。如果就會刷兩道題,一遇到事情只會干著急,讓矛盾激化,想到的就是自己是個名校生,這樣才是更大的失敗。
封閉,意味著失去任何可能性,學生們只能在操場上遛紙狗,如此荒唐,縱是學霸也枉然。
我很感謝我的大學,當年沒有那么多的禁錮,我有很多機會常在學校周邊瞎混,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被傷害過,被坑過騙過,但也學會了很多道理。人流穿梭,我本就是這人群中的一份子,沒什么特殊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