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小暑,預示著伏天蒸騰的序幕緩緩拉開。老話常說:“小暑吃三樣,不富也安康”,這口口相傳的智慧里,藏著對夏月安養(yǎng)最樸素的關照。今日咱們就一起瞧瞧,這三樣家常好物如何在小暑天里,滋養(yǎng)身心。
一、餃子:包住福氣,裹住清涼
餃子形似元寶,寓意富足團圓,小暑吃餃,正是寄望“安伏”之意。此時吃餃子,餡料尤其講究清爽。黃瓜蛤肉雞蛋餡餃子,便是炎夏首選。
推薦食譜:黃瓜蛤肉雞蛋餡餃子
材料:新鮮蛤蜊肉一小碗,雞蛋3個,嫩黃瓜2根,餃子皮適量,蔥花、姜末、鹽、生抽、香油、食用油。
1. 蛤蜊肉洗凈控干水;雞蛋打散炒熟剁碎;黃瓜擦細絲,加少許鹽腌漬片刻,擠出多余水分。
2. 將黃瓜絲、雞蛋碎、蛤蜊肉、蔥花、姜末混合,調入鹽、生抽、香油、食用油,充分拌勻。
3. 取餃子皮包入餡料,捏緊收口。
4. 鍋中水沸后下餃子,煮至浮起、皮透即可撈出。
黃瓜的脆爽清甜,蛤肉的鮮嫩多汁,雞蛋的醇香,三者交融,入口只覺鮮美滿溢,毫無葷腥油膩。蛤肉含鋅豐富,黃瓜清熱生津,雞蛋補元氣又不上火,小暑吃它,最是熨帖腸胃!黃瓜水分多,拌餡前一定要擠干,否則易破皮。
二、面條:長長順順,伏天不愁
民間素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之說,小暑臨近伏天,吃碗順溜的面條,寓意日子順暢,也借面條好消化的特性,減輕脾胃負擔。一碗地道炸醬面,醬香濃郁,菜碼清爽,暑天里最開胃口。
推薦食譜:家常炸醬面
材料:五花肉餡200克,干黃醬與甜面醬各2大勺,手搟面適量,黃瓜絲、青豆、焯熟的綠豆芽、胡蘿卜絲等菜碼隨意,蔥姜蒜末、料酒、白糖少許。
1. 干黃醬、甜面醬加少量清水澥開成稀糊狀。
2. 熱鍋涼油,下五花肉餡煸炒出油至微黃,烹入料酒去腥。加入蔥姜蒜末爆香。
3. 倒入澥好的醬料,小火慢炸,不停攪動防止糊鍋,炸至醬香濃郁、油亮紅潤,可加少許白糖提鮮。
4. 面條煮熟過涼水,瀝干盛入碗中,澆上炸醬,碼上各色菜碼,拌勻即食。
炸醬咸香厚重,裹滿每一根筋道面條,配上脆生生的各色菜碼,一口下去,滋味層層疊疊,暑氣頓消。炸醬時火候是關鍵,小火慢炸才能醬香濃郁不焦苦,此乃“小碗干炸”的精髓。
三、蓮藕:生津潤燥,安養(yǎng)心神
小暑濕熱交蒸,易擾心神。蓮藕生于水中,得清涼之氣,是天然的“除煩安神”佳品。其富含黏液蛋白與膳食纖維,潤燥通便。一碗溫潤的蓮藕湯,最是撫慰夏日的燥熱心神。
推薦食譜:蓮藕花生百合豬心湯
材料:蓮藕1節(jié)(約400克),豬心半個,花生米一小把,干百合15克,枸杞10克,姜片3-4片,鹽適量。
1. 豬心剖開洗凈,切厚片,冷水下鍋焯燙(加料酒、姜片),撈出洗凈血沫。
2. 蓮藕去皮切滾刀塊;花生米、干百合洗凈稍浸泡(鮮百合洗凈即可);枸杞洗凈。
3. 處理好的豬心、蓮藕塊、花生米、百合、姜片一同放入湯鍋,加足量清水。
4. 大火燒開后轉小火,慢煲1-1.5小時,出鍋前10分鐘加入枸杞,最后調入適量鹽即可。
湯色清潤微白,蓮藕粉糯清甜,花生綿軟,豬心脆嫩,百合枸杞增色添香。一碗下肚,從喉間潤到心田,暑熱帶來的煩躁仿佛被這清甜悄然撫平。豬心焯水去腥務必徹底,湯才清醇;蓮藕選粉藕煲湯更佳,入口即化。
小暑的暑氣雖盛,餐桌上這三樣尋常滋味,卻似為身心撐起了一片清涼的檐蔭。餃子裹著鮮甜,面條順滑爽利,蓮藕湯溫潤如玉——它們承載著老祖宗“不時不食”的智慧,提醒著我們順應天時,善待自己。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本文由“秀廚娘”原創(chuàng),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未經(jīng)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