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1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日本外相巖屋毅、印度外長蘇杰生、澳大利亞外長黃英賢齊聚華盛頓,在所謂“印太四方安全對話”框架下展開會談。
會后他們宣布,四國將啟動一個“礦產合作計劃”,穩定關鍵礦物的供應。
四國會長沒有提及協議的任何細節,也一直小心翼翼地沒有點名提及中國。但他們的做法已經很明顯了,就是想集合四國的力量,擺脫被中國稀土卡脖子的窘境。
而這兩天,各國在稀土領域的相關消息也很多。日本宣布要從明年起開挖海底的稀土,印度也宣布要投入350億-500億盧比(約30-42億元人民幣),啟動一個本土稀土增產計劃,更積極地開發印度國內的稀土資源,并提高在印度本土生產的稀土磁鐵的產量。
不過,這四個國家以為綁在一起就能“變”出稀土,但估計最終可能只會變成一張抗中俱樂部的“空頭支票”。因為他們雖然野心勃勃想要“打破中國壟斷”,但現實卻是一不投錢二沒技術,“稀土增產”恐怕也只能停留在嘴上。
再加上這幾個國家也不是那么心齊,表面稱兄道弟,背后都在互捅刀子,所以所謂的“礦產同盟”,最后恐怕只能淪為一場地緣喜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