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上半年收官!
公開數據顯示,成都1-6月一、二手住宅成交共計超17.6萬套,同比增長15.3%。其中,新房成交53240套,較去年同期增加3180套;二手房成交占比穩固在7成,共計123247套,同比增長20407套。
從結果導向來看,2025年的成都樓市無疑回穩向好。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雙雙“上升”背后,市場結構正經歷深度重構,新的格局已悄然成形。
數據1:
供應量和房企業績較三年前腰斬
“縮量提質”成為生存關鍵
過去幾年,市場似乎已經“水漲船高式”擴張,表現為供應規模攀升帶動成交上行。
然而,2025年上半年,成都走出了截然不同的行情:成交量持續上漲,供應量卻顯著收縮。
克而瑞四川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成都住宅供應量僅為516.52萬㎡和38303套。對比歷史數據,便能看到變化:
論供應面積,2024年上半年和下半年供應面積分別為677.18萬㎡和637.45萬㎡,也就是說同比下降23.73%,環比下降18.97%;
論供應套數,較去年同期的50887套和下半年的46985套,分別減少24.73%和18.47%。
無論面積還是套數,供應量都創下近4年新低,與2023年上半年的高峰期相比,成交套數甚至銳減超一半,僅為高峰期約48.6%的水平。
| 數據來源:克而瑞四川
對于行業而言,這種“供應降、成交升”的態勢,標志著成都樓市在今年上半年步入了存量消化、去庫存的健康階段。但另一方面,這給房企轉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各家機構的統計來看,今年1-6月成都無一家房企半年銷售業績突破100億,這是過去3年從未出現過的情況。
以頭部房企數據為例,排在首位的中國鐵建銷售金額為78.7億元,華潤和保利分別以75.9億元和73.4億元位居第二位和第三位,銷售規模較高峰期普遍腰斬。這清晰表明,“規模為王”的時代已然終結,未來房企的生存關鍵,在于如何實現“提質”。
數據2:
千萬+房源成交同比增長48.6%,突破20萬㎡
市場加速分化,兩極格局初現
早在去年底,業內普遍預測,今年將是總價1000萬+產品的“大年”。
上半年的銷售數據印證了這一判斷。以下是中指研究院統計的2024年以來成都各總價段房源的成交統計,從圖上能率先看到,今年1-6月,成都千萬+的住宅成交面積已突破20萬㎡,同比增長48.6%,僅半年就賣出去年全年成交量的超6成,也成為唯一一個連續保持增長的價格段,領跑市場。
| 數據來源:中指研究院
還不止于此。克而瑞的統計數據進一步顯示:
1、上半年有至少5個項目(JFC交子金融廣場、麓湖|麗世縵華、金融城|交子縵華、仁和春天29號院、招商翎云閣)套均總價超過1000萬,且單盤成交量超過50套;
2、成交單價排在前三位的樓盤(JFC交子金融廣場、麓湖|麗世縵華、金融城|交子縵華),其價格都已邁過6萬+/㎡的門檻,排在第4位的嘉佰道也達到53417元/㎡。
與千萬級住宅強勢上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300-500萬元及300萬元以下總價段的成交量則較去年下半年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萎縮。
換句話說,2025年上半年成都樓市進一步延續分化態勢,已形成“剛需和改善托底,高端驚艷”的兩極格局。
數據3:
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長19.8%
成交結構開始呈現多樣化
“量穩”。
貝殼研究院西南分院院長孫堃如此定義2025年上半年成都二手房市場。這一詞背后,包含了兩個維度的含義。
一是成交量之穩。上半年成交12.32萬套,同比增長19.8%,不出意外將又一次讓成都在全國領先。
二是波動之穩。即便受春節季節性影響,成都二手房每月成交量都在1.7萬-2.5萬套之間。反觀去年,最高賣到2.8萬套,而最低只有9321套,月度銷售差值接近2萬套。
孫堃稱:“相比乘風破浪、振幅過大的行情,當前的市場運行無疑更為平穩。”
但上半年的成都二手房市場,也不乏變化,結構性的調整就是其一——在維持150萬以下剛需為主導,占據市場超7成份額的同時,200-300萬的中間層客戶開始發力,1-6月的成交份額均超過去年下半年。
其二,客戶預期發生變化。貝殼找房APP數據顯示,目前成都二手房掛牌均價1.54萬元/㎡,較去年底的1.59萬元/㎡和去年同期的1.67萬元/㎡有所下調。同時,自2月以來每月新增掛牌量均超過3萬套,一些業主已轉向“以價換量”策略。
丨圖據:貝殼APP
展望下半年:
“好房子”驅動新房,剛需帶動二手房
2025年市場需求有望保持穩定
那么,展望成都下半年房地產市場,在供需和政策方面還有哪些看點?
6月13日的國常會對房地產市場定調了新方向:要求“進一步優化現有政策,提升政策實施的系統性有效性”,特別提出要“更大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更大力度”這一對政策基調的新表述,被業內普遍解讀為政策支持空間猶在。近期,各地已積極行動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成都等城市優化住房公積金政策;蘇州、珠海等地實施購房補貼政策;廣州更是成為一線城市中首個“三限”(限購、限售、限價)全面松綁的城市。
在此背景下,成都下半年是否會跟進出臺新的房產促消費舉措,這無疑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
與此同時,隨著上半年土拍的收官和年度新房供應計劃的公布,也為接下來的市場提供了明確指引:
新房市場,供應“放量”,穩定性增強。根據4月市住建局發布的《成都市2025年度發展年度計劃》,今年計劃供應商品住房12萬套,約1560萬㎡。減去上半年已供應的516.52萬㎡和3.83萬套,也就是說下半年的供應量起碼是上半年的2倍。土地市場的數據也能提供佐證,2025上半年,成都出讓涉宅用地56宗,去年同期則為36宗。相對充足的供應和更多新規產品的入市,尤其像招商璽、建發金三49畝、貝好家金三23畝等優質項目的推出,市場穩定性有望進一步提升。
丨圖據: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二手房市場,需求分層,多樣化顯現。如前所述,今年以來,200萬+的房源成交活躍,有效填補了新房市場300萬以下供應相對不足的缺口,也將由此形成“150萬以下主導,中間層200-300萬發力,高端400萬+潛力顯現”的多樣化態勢。至于銷售規模,貝殼研究院西南分院院長孫堃預測稱,“今年成都二手房銷售規模或不輸于去年的23萬套。”
主編:余鴿
編輯:王榮碧
圖片來源:成都商報資料庫/IC photo/圖蟲創意/視覺中國
原創文章由成都商報房產部采寫,如需轉載,請后臺聯系授權,若擅自轉載,一訴到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