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2025年上半年,中國樓市呈現出鮮明的新房與二手房價格冰火兩重天的分化格局,市場信心再次面臨嚴峻考驗。
據中指研究院數據,6月全國100個城市(簡稱“百城”)新建住宅平均價格達16847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19%,同比上漲2.59%,這已是新房價格連續第六個月環比上漲。而二手房市場則持續探底,百城二手住宅平均價格降至13691元/平方米,環比下跌0.75%,同比跌幅更是達到7.26%。
新房“量價分化”
盡管價格連漲,但新房成交規模并未迎來傳統意義上的“年中放量”。克而瑞數據顯示,6月30個重點城市新房成交面積1034萬平方米,同比環比均出現下滑,上半年累計成交規模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樓市整體延續企穩但偏冷的走勢。
“百城新房價格受改善項目入市帶動而上漲,但漲幅正逐步收窄。”中指研究院指數研究部總經理曹晶晶分析指出。上海、合肥、北京等城市成為新房價格環比上漲的領頭羊,其中上海以0.94%的漲幅居首。這背后,是高端樓盤的“量價齊升”在拉動。以上海為例,1-5月一手住房成交同比增加9%,5月新房價格同比上漲5.9%。多個均價超10萬元/平方米的豪宅項目“開盤即罄”,6月融創上海壹號院更以18.9萬元/平方米的備案均價,開盤2小時售罄,上半年銷售額已破170億元。易居研究院甚至預計,2025年上海總價3000萬以上的新房成交金額將超千億元。
整體來看,一線及強二、三線城市因改善需求支撐,房價相對穩定;三、四線城市則穩步回調。但市場普遍預計,下半年城市分化行情仍將持續。
東方IC
二手房“以價換量”
與新房的“結構性”上漲不同,二手房市場仍在“以價換量”的泥潭中掙扎。中指院數據顯示,6月百城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達到100個,其中17個城市跌幅超1%。麟評居住大數據研究院監測發現,百城二手房價格已連續28個月環比下降,同比連續30個月下跌,且5、6月跌幅明顯大于一季度,市場信心及收入預期仍是主要掣肘。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價格下行,二手房的成交規模卻明顯優于新房,尤其在一線城市表現亮眼。北京6月二手房網簽15139套,環比增長6.04%,上半年累計網簽超9萬套,同比增長20.4%,創2022年以來同期新高。廣州、上海同樣如此,6月網簽量均突破2萬套大關,上半年累計同比增幅分別達12.98%和21%以上。
這種分化也體現在房源結構上:剛需房源因總價低、流通性強,議價空間大;改善型房源則因供應稀缺,價格相對穩定。然而,克而瑞監測顯示,二季度30個重點城市二手房成交雖同比環比齊增,但6月增長動能已出現放緩,整體增長動能不如前幾個月。部分三、四線城市如鄭州、長春等,二手房市場仍處于回調期。
“新房產品力全面提升,擠壓了二手房市場空間,短期內以價換量仍是主旋律。”克而瑞分析稱。未來樓市走向,依然取決于核心一、二線城市的持續熱度能否傳導至更廣泛的市場。(文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