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聊天,說起游歷故事,自己多是想不起來具體細節(jié),很多經(jīng)典的地方,都模模糊糊(意大利記得牢是因為剛下飛機手機就被偷了)。輪到我講,我都會感慨:沒有去過的地方可真多啊!
我在上海快三十年,沒有去過湖州。做畫家當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但人生苦短,哪里去得了那么多地方。“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也多是以自己為原點,半徑范圍稍有擴大而已。古人預判了這個兩難問題,人活一世跑不遠也逃不掉,于是提倡“神游”。我們從善璉出發(fā)專程往訪卞山,從視覺上和王蒙《青卞隱居圖》對不上一毛錢關系,都說是神游,這個時候有人叫道“瞎編”,引來一片叫好嬉笑。
玩笑歸玩笑,神游久了,若是不接地氣,就會走到瞎編的地步。于是現(xiàn)實主義提倡寫生,這很有道理。寫生不但必要,后來還形成了課程,甚至流派,就又進化出了“問題”,本來是打破枷鎖,打破本本主義,沒想到又掉入到另一個“本本”。我看當下寫生都喜歡用大紙、大畫布,而且越來越大。看看寫生的紙和布有多大,就知道問題有多大,總之是越來愈大。
我的一點體會:寫生的核心是“放松”,也是放下、放過。放過自己、放過流派師承、放下學過的東西和成見,以小我神會大我,以放松尋覓“感覺”的蛛絲馬跡。如果生發(fā)出一點點的新感受,再落實到紙面,那就不虛此行,若遇傳說中的靈光乍現(xiàn),最是彌足珍貴。此次寫生,多雨,我畫一畫也轉一轉,被現(xiàn)場的“認真派”和“不畫派”同時引以為同類。其實我兩邊不靠,……是“放松派”,得其環(huán)中。
在湖州善璉鎮(zhèn)湖筆廠看毛筆,想到了京都訪筆的事情。我訪問的雅田老師三代畫家,家里藏的筆最早要追溯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見到“賀蓮青制筆”,我沒有聽說過。這次在善璉,好多關于筆的知識都解了惑:“賀蓮青為清代善璉筆工,清道光年間于京城“走筆包”,后其子于道光十年(1830)在北京創(chuàng)設最早的筆店。賀蓮青筆為正宗湖筆,自清晚期至民國,賀蓮青筆聲譽很高,在名人、名家階層也十分流行,如嚴復,黃賓虹等在其日記、信函中都曾提到賀蓮青筆,可見當年影響十分深遠”。我在京都問了一下老毛筆價格,賀筆長峰純羊毫一支要價人民幣六千多。這也印證了善璉筆廠參觀后的感受:制筆流程這么辛苦,如今毛筆真不算貴!
安吉盛產(chǎn)扇骨,訪問吳昌碩故居,剛邁到院子里,就有朋友來電約我畫些扇子。同行畫家來自江浙滬皖四地,大家聽到這事都笑:昌碩先生最關心的還是海上畫家……這也很有意思,是為記。
文/龐飛,《從湖州到安吉》,2025.6.26,來源:海上水墨)
作品欣賞
畫家簡介
龐飛,1973年生,陜西紫陽人。現(xiàn)為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上海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山水畫作品參加第十一屆、十二屆(獲獎提名)、十三屆(進京作品)全國美展和第三、第四屆全國青年美展、首屆上海中國畫展(優(yōu)秀獎)。2014年入選上海市青年文藝家培養(yǎng)計劃。2017年創(chuàng)辦是山雅集,2018年創(chuàng)辦江南菖蒲大會。好蒲石、能造園,多有實踐。
個展:
其境——龐?作品展(2020年11月ART021藝術博覽會)
云起——龐?作品展(2021年5月蘇州博物館)
青苔上——龐飛作品展(2021年10月北京畫院美術館)
點睛——龐飛作品展(2024年4月寧波天一閣博物院)
仁者樂山——龐飛作品展(2024年8月上海奉賢博物館·言子書院)
雙個展:
馬可魯、龐飛作品展(2021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A館)
出版:
《龐飛作品集》上下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0年)
《點睛·龐飛水墨人物》(福建美術出版社2024年)
作品收藏:
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大劇院、蘇州博物館、天一閣博物院、北京畫院、上海中國畫院、中華藝術宮、上海檔案館、山東美術館、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寧夏美術館、蘇州美術館等美術館收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