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松林的小油畫之精彩我不多說了。我以為那些大畫是他藝術發展的必然結果。那是“再現為體,表現為用,具象為體,抽象為用”,這幾個方面結合得非常之好。既有寫實所要求的真實感,又有抽象主義所表現的,也就是現代繪畫所要求的平面感,最淺近的例子是一般畫海都用水平筆觸,而他在大畫上卻用了上下垂直的筆觸,從再現變成為一種構成并使之鮮活起來,這是一種超越。
——韋啟美,摘自《楊松林油畫風景展研討會》發言
楊松林的風景中,特別是畫山與海所體現的那種大度、那種人文氣度,這是特別值得珍視的,他并沒有因加入了某種抽象的平面的一種處理而削弱了自然的精神和畫家的人文氣度,這點特別可貴。
——水天中,摘自《楊松林油畫風景展研討會》發言
從藝術史上看,特別是20世紀的繪畫史,凡取得成就的,能在歷史上站得住的,真正有成就的畫家就在這兩者之間即繪畫的再現與表現,具象與抽象兩種因素之間求得有機融合的。松林在這方面有自己的追求,并取得了明顯的進展。
——邵大箴,摘自《楊松林油畫風景展研討會》發言
從他的作品中我感覺最深的是松林的畫是畫自己的心跡,這種畫最感人的地方就是真誠。在藝術上,他有自己的主張,在他的畫上也體現出松林的全面修養。
——尚揚,摘自《楊松林油畫風景展研討會》發言
他的很多畫中借鑒了一些中國傳統技法的嘗試,很有情趣,并且是有深度和廣度的研究。在風景美方面,他是把自然美更明確、更提煉地表現出來。他的大畫中有博大的氣勢,我很喜歡。
——羅爾純,摘自《楊松林油畫風景展研討會》發言
楊松林的畫是在繁忙的工作中畫出來的,這樣大的量讓我很敬佩。藝術質量的提升必須建立在一定量的基礎上的。這些年他的藝術在提升,他的主觀境界、他的胸懷、他的藝術精神品格,這些都在他與自然的交融中所獲得的一種提升。從他的藝術發展我們可以看到不管哪一代人,凡在藝術上有成就的都是有精神追求的人。
——詹建俊,摘自《楊松林油畫風景展研討會》發言
在當代畫家中,還沒有人像楊松林那樣長久的保持對自然的眷戀之情。長期的藝術實踐,使楊松林形成一種我稱之為自由抒情主義的繪畫風格。我在楊松林身上看到了一種罕見的稟賦:把自然、社會中體驗到的一切都轉化為樂觀、積極和詩意的東西——這是楊松林的生活法則,更是他的藝術法則。
——張曉凌,摘自《消費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讀楊松林的作品》
楊松林作品欣賞
《大夏國都城遺址·統萬城》
布面油彩
100×150cm
2014
《大夏國都城遺址·統萬城》作品說明:
黃河流域城市的分布與變遷,與自然的、社會的、歷史的環境變遷密不可分。十六國時期大夏國都城遺址“統萬城”,位于陜西省榆林地區無定河邊(黃河的一級支流),建于公元418年,已有1600年歷史,為國家100處重大遺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是構成以黃河文化為核心的、統一的、“多元一體”的文化體系——中華文明的珍貴的歷史遺跡。
《克孜爾千佛洞》
布面油彩
100×200cm
2007
《克孜爾千佛洞》局部
《克孜爾千佛洞》創意說明:
2005年《八月在新疆》之行,沿途尋蹤覓跡,訪古探幽,飽游飫看,身臨其境地感受她那博大、深遠、神秘、多釆所融為一體的巨大魅力。我們常常意識不到腳下就行走在古絲綢之路上,當頂著烈日攀上石崖,站在克孜爾千佛洞的回廊俯視大地時,方感悟到這昔日的重鎮——古龜茲國之浩然。這個先鑿于敦煌莫高窟一個世紀的長者始建于公元三世紀,千百年來它雄視古今,目睹了多少滄桑巨變?如今蜂擁而至的旅游者替代了唐玄奘和其弟子孫行者;寬暢的柏油路替代了昔日艱難的駝行道。宗教沖突、外盜掠奪、天災人禍仍沒有冥滅幾盡被洗劫一空的千佛洞昔日的輝煌,現存的約一萬平米壁畫和部分彩繪塑像,仍可顯示千年的石窟藝術在漢魏藝術基礎上,大膽地吸收外來的藝術精粹所形成的獨特風格和創造智慧。
《克孜爾千佛洞》用簡約的橫長構圖,縱覽天·地·物,形·神·韻的宏闊長卷,以期把人帶進一個生生不息的大視野、大時空,一個大美無言的審美境界。
《漁人與海》
布面油彩
180×180cm
2004
《漁人與?!穭撘庹f明:
《漁人與?!分苯觼碜院I仙钏洑v的驚心動魄的體驗。這是我創作的一系列與海有關的作品中,最能直抒胸懷的主題。此畫的草圖是在一種非一吐為快的創作沖動促涌下,即興的從胸中傾瀉而出的。
……畫面儼然進入這樂章的高潮,捕魚人在雄壯激越的交響聲中,圍合在由網口傾瀉滿船的銀色魚流布成的“舞臺”上,和樂起舞。恰如屈原在不朽的詩篇《九歌》中所頌:“應律兮合節,展詩兮會舞?!边@舞臺的中央,“領舞者”昂揚挺立舉臂牽動自天而降的繩纜,仿佛把人的視野引向無限深廣的蒼穹。一派納天入懷的氣度!
為此,在表現中大刀闊斧地略去一切影響整體氣勢的余贅,簡化了繁縟復雜的細節;作品的空間形式由空間再現轉為自由的畫面結構表現:由桅桿、網攬、船體構成的巨大三角形,以建筑性的框架穩定地支撐傾斜動蕩的畫面;色彩語言從光色風格轉為大色域式的面積分割,組成強烈的節奏韻律;筆觸手法則從具體的形象塑造轉為滲透著激情的筆意性揮寫。整個創作過程則著力于調動全部藝術元素用來表現一種英雄主義的崇高、豪壯、恢宏、深邃的審美境界。
《芝罘春潮》
布面油彩
70×150cm
2016
《希臘·伊亞小鎮》
布面油彩
80×120cm
2018
《恒河之晨》
布面油彩
60×80cm
2011
《水鄉雨后》
布面油彩
60×80cm
2012
《新倫敦火車站》
布面油彩
60×80cm
2014
《湖》
布面油彩
100×100cm
2011
《海灣》
布面油彩
60×80cm
2010
《雪霽》
布面油彩
60×80cm
2010
《雪霽》局部
《劉公島夕照》
布面油彩
60×80cm
2015
《貓兒山一角》
布面油彩
60×80cm
2019
《夕陽照桑榆》
布面油彩
80×120cm
2019
《東隅有碧海》
布面油彩
80×120cm
2019
《奧依塔克雪山下的家園》
布面油彩
100×150cm
2017
《靜穆的海》
布面油彩
180×180cm
2001
(來源:當代油畫)
畫家簡介
楊松林,1936年生于江蘇南京。歷任山東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山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山東省油畫學會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油畫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油畫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科普作協科學美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現為中國國家畫院油畫院研究員、北京中國寫意油畫研究院榮譽理事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