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愿在美國洗盤子,也不回國當教授的張益唐,如今在中山大學任職。就在6月月底,中山大學發布了一個讓國內振奮的消息,世界級的數學家加盟此校。而這個數學家正是在美國洗了7年盤子的張益唐。為何如今終于想通回國了呢?張益唐和數學的緣分,還要從他八歲那年說起。雖說張益唐生在一個知識分子的家庭,但父母對他學習可沒有多大的影響。
因為在他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在外地工作,而他只能跟著外婆在上海生活。
八歲這年,張益唐拿著外婆給他的零用錢,一連買了三本課外讀物,其中一本是關于數學的,另外兩本是大多數孩子都會感興趣的動物與地理。
可哪里知道,張益唐最感興趣居然是數學這一本。
也就從這時開始,他知道了自己的興趣點,所以考大學時,他就選擇了去北京大學學習數學。
在北大完成了7年的本碩課程后,為了繼續能做科研,張益唐就去往美國留學,他所去的大學是美國普渡。
跟隨的導師是中國臺灣的數學家莫宗堅。
一開始二人確實相處的很好,畢竟天才學生,大家都很喜愛,但兩年后事情就發生了轉折。
作為一個數學奇才,張益唐并不想和大多數人一樣寫一篇中規中矩的文章,所以他挑了一個世界級難題:雅可比猜想。
他想著用這作為論文的主題,當然他的導師很是反對。
沒想到的是,短短兩年張益唐就寫出了論文,這個論文因為鮮少有人寫,所以幾乎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的論文上。
誰知道就因為這個論文,大家卻發現張益唐引用的導師結論錯誤之處,其實當時張并沒有發現導師的錯誤。
所以這個也就影響到了莫宗堅的聲望,兩個人的關系也因此變得不再親密,所以他的博士生涯也延長再延長,用了7年才讓他畢業。
更讓他郁悶的是,張益唐的導師最后推薦信也拒絕給他出具。
而在美國,沒有導師推薦信就等于沒有工作的機會,所以無奈之下張益唐只能打零工了。
在這段時間里,他只能不需要學歷的工作哦,比如端端盤子,洗洗碗這種。
但是即使如此,張益唐對于數學的熱愛也并未減少一點一滴,無數個夜晚他都在挑燈研究數學。
北大丁校長聽到了張益唐之后的各種艱難,因為太過于了解他的實力,也不忍心埋沒人才,所以想著把他叫回母校任教。
誰知道,張益唐卻說自己就想在美國洗盤子。
其實他是覺得自己什么成果都沒有就回到母校,這對別人也不公平。
所以張益唐打零工的日子就堅持了7年之久,在校友葛立明的推薦下他去了一個不知名的大學里當了一名臨時教職員工。
此間張益唐仍舊憋著一口氣,想要在數學方面研究出成果。
終于在2013年,他寫出來一本《素數間的有界距離》,這也讓全世界的數學界知道了張益唐的存在。
在這之后,張益唐也成了國內各大高校爭相邀請的常客,他也常常回國做交流。
當然他也和眾人解釋自己為何沒有回國工作的理由,其實還是因為家里期望值高,給的壓力太大,他覺得在美國可以潛心做研究。
而現在,張益唐也終于能回來了,所以他選擇來到中山大學,為國效力。
參考資料:
澎湃新聞:張益唐將在賽百味打零工寫入簡歷,網友:人生路上果然沒有坦途
澎湃新聞:知名數學家張益唐全職加盟中山大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