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高校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創新聯盟
2025年3月,遵義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劉文,黨委副書記、校長龔其海,黨委委員、副校長陳永正先后來到教務處、研究生工作部(處)開展調研座談與交流,深入了解本科及研究生教育教學工作情況。在教務處調研時,龔其海校長強調,要不斷夯實本科教育教學核心地位,結合學校學科評估、博士學位授權點申報等重點工作,在一流專業建設、一流課程建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升等工作上取得實效。同時,要注重日常工作管理,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在研究生院調研時,龔其海結合實際提出具體要求,一是要多舉措、多層次加強招生宣傳,從源頭著手,有效提高生源質量;二是要加強課程建設,結合新形勢、新需求,有效利用新技術,打造一批適合學科發展高質量課程;三是要嚴把學位論文質量關,加大對各培養單位尤其是校外聯培單位學位論文質量的把控力度;四是要以學科/學院的模式強化過程管理,落實好“導師第一責任人”職責,扎實構建高質量育人體系。
分析認為,龔其海校長強調“有效利用新技術打造高質量課程”,是立足醫學教育規律、服務健康中國戰略、破解區域發展瓶頸的針對性舉措,其動因可深度拆解為以下五層邏輯:
一、醫學教育特殊性:技術革命倒逼教學改革
(一)知識爆炸與更新加速。現代醫學知識量每73天翻倍(《自然》數據),傳統教材體系無法覆蓋前沿進展(如基因編輯、AI輔助診療)。新技術可動態整合全球最新研究成果,解決課程內容滯后問題。
(二)臨床實踐數字化轉型。智慧醫院普及率達78%(國家衛健委2024數據),但醫學院實訓仍依賴傳統模擬人。龔其海要求通過 VR手術模擬、數字孿生人體、AI病例庫等技術,讓學生提前掌握數字化診療場景。
二、破解西部醫學教育痛點
(一)傳統痛點:解剖標本短缺、罕見病例教學資源不足、基層實習質量參差、個性化教學缺失
(二)新技術解決方案:3D數字解剖臺(節約成本90%)、全國聯網臨床案例AI共享平臺、5G遠程手術示教+虛擬查房系統、學習行為大數據分析定制課程
(三)案例:遵醫大已建成云貴高原常見病數字病例庫,覆蓋62種地方高發病,解決山區疾病教學樣本匱乏問題。
三、服務國家戰略與貴州需求
(一)健康中國2030攻堅期。基層醫療人才能力提升是當前短板(貴州鄉鎮醫院本科以上醫師僅占31%)。新技術課程可快速復制三甲醫院經驗,縮短人才培養周期。
(二)對接貴州“大數據+大健康”產業。貴陽已建成蘋果iCloud、華為云等數據中心,但醫療數據分析人才缺口超2萬。遵醫大開設醫療AI算法課程,定向培養“懂醫學、會算數”的復合人才。
四、學科突圍的差異化競爭策略
(一)錯位發展路徑。相較東部醫學院,遵醫大以“數字醫療+地方病防治” 為特色:
1.開發苗藥數字化圖譜課程
2.建立西南喀斯特地區職業病智能診斷教學模塊
(二)科研反哺教學閉環。將學校優勢科研成果(如山地創傷急救研究)轉化為沉浸式急救模擬課程,獲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
五、重構醫學教育生態
龔其海的課程改革本質是構建 “技術-師資-學生”三角賦能模型:
1.教師層面:建立“醫學數字化教學能力認證”,倒逼師資轉型
2.學生層面:課程嵌入數字素養證書(如醫學數據分析師微專業)
3.質量保障:課程實施AI督導評教,實時優化教學策略
六、關鍵行動:打造“四維一體”新課程體系
1. 基礎層:醫學知識圖譜智能檢索系統(覆蓋10萬+知識點)
2. 應用層:
- AR局部解剖實訓課
- DRGs臨床決策模擬沙盤
3. 特色層:
- 西南多發病智能預警分析實驗
- 民族醫藥數字化傳承項目
4. 前沿層:
- 醫療元宇宙手術協作課程
- 腦機接口康復治療模擬
七、戰略深意:從“跟跑”到“定義標準”
通過新技術課程建設,龔其海旨在實現三重突破:
1.資源重構:將地理劣勢轉化為數字資源優勢(高原病例庫成獨家資產)
2.標準輸出:制定民族地區智慧醫療課程標準(已獲教育部試點)
3.人才虹吸:數字化課程吸引東南亞留學生(2024年同比增長200%)
因此,龔其海校長強調“有效利用新技術打造高質量課程”,本質是西部醫學院在有限資源下,以技術杠桿撬動教育質量躍升的“遵義解法”——用數字化課程打通“人才培養-科研創新-社會服務”的價值鏈,為健康中國戰略提供可復制的山地醫學教育樣板。
龔其海,仡佬族,貴州鳳岡人,1975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醫學博士學位,二級教授,兼職博士生導師,省管專家。 現任遵義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主要研究方向為中藥神經藥理與毒理,先后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醫藥現代化研究”重點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等課題或項目20余項,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5項,在國內外發表論文200余篇。
遵義醫科大學前身為大連醫學院,創建于1947年,是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醫學本科院校。2018年更名為遵義醫科大學,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與貴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國家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國家首批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高校。學校由新蒲校區、大連路校區和珠海校區組成。下設教學院系28個,擁有直屬附屬醫院5所,非直屬附屬醫院7所,教學醫院82所,其他類型實習教學基地70個。有全日制在校生3萬余人,其中,研究生3700余人,本科生2.6萬余人。
全國高校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創新聯盟
全國高校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創新聯盟(簡稱:高校聯盟)是由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南大學、東北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重慶郵電大學、東北林業大學、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曲阜師范大學、黑龍江大學、海豚大數據科技等全國54家高校、企業共同發起,于2018年5月26日在北京中國科技會堂正式成立。迄今為止,聯盟發展會員300多家, 覆蓋全國20多個省市。聯盟由一批積極投身于“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教育事業的高校、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和個人自愿組成的公益性、全國性學術交流服務平臺。中國工程院原常務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潘云鶴、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國良、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擔任聯盟名譽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擔任聯盟理事長。聯盟工作接受工信部、國家網信辦等政府部門行政管理和業務指導。聯盟主要工作是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加盟微信13651193492)
華算人工智能研究院
華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全稱是“山西省華算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是經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管理委員會批準,于2023年10月在太原成立的第一批專業研究人工智能、賦能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的獨立法人組織。華算人工智能研究院依托全國高校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創新聯盟專家委員會及理事會資源,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管理委員會發展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的系列文件精神和工作計劃,將研究院打造成為山西省發展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的示范應用推廣平臺,同時面向全國開展人工智能業務。華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譽院長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擔任。研究院內設AI產業學院共建中心、實訓實習就業中心、實驗室建設中心、專家智庫等6個職能部門。歡迎加入華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專家智庫,共同賦能高校AI人才培養及產教融合事業發展。
高校區塊鏈專委會
全國高校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創新聯盟區塊鏈專委會(簡稱:高校區塊鏈專委會),是由北京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北京交通大學、鄭州大學、貴州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山西農業大學、佛山科學技術學院、陜西師范大學、中國網安、海豚大數據科技等全國40多家高校、企業和機構共同發起,于2019年12月7日在廣東省佛山市正式成立。目前發展高校及企業會員70多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陳純擔任高校區塊鏈專委會名譽顧問;福州大學教授蔡維德、中國計算機學會區塊鏈專委會主任斯雪明教授、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擔任高校區塊鏈專委會名譽主任;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區塊鏈中心主任陳鐘教授擔任高校區塊鏈專委會主任。高校區塊鏈專委會主要工作是促進高校區塊鏈教育,為高校區塊鏈專業建設及學科發展提供專家咨詢服務。
高校元宇宙專委會
全國高校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創新聯盟元宇宙專業委員會(簡稱:高校元宇宙專委會),是由清華大學、湖南大學、浙江大學、四川大學、汕頭大學、河北金融學院、保定市元宇宙協會、英偉達中國、海爾衣聯網研究院、海豚大數據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等全國20多所高校、企業和機構共同發起,于2022年11月5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國工程院院士、計算機軟件與虛擬現實領域專家趙沁平擔任高校元宇宙專委會名譽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學院名譽院長、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高級顧問李伯虎擔任高校元宇宙專委會名譽主任;清華大學信息國研中心可信軟件和大數據部常務副主任邢春曉擔任高校元宇宙專委會主任委員。目前已發展高校及企業會員30多家。高校元宇宙專委會主要工作是促進高校元宇宙教育、加強校企合作、推動元宇宙專業建設及學科發展,為元宇宙教育教學提供專家咨詢服務。
高校數字經濟專委會
全國高校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創新聯盟數字經濟專業委員會(簡稱:高校數字經濟專委會),是由華算人工智能研究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四川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聯合大學、北京物資學院、北京印刷學院、西藏民族大學、河北金融學院、重慶財經學院、蘇州城市學院、北京中關村軟件園、百度、海豚大數據科技等全國60多家高校、企業和機構共同發起,于2024年1月12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姜旭平、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教授賴茂生、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姜奇平、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呂本富擔任高校數字經濟專委會主任委員。高校數字經濟專委會主要工作是促進高校數字經濟專業建設及學科發展,推動產學研合作,為高校數字經濟專業教育教學提供專家咨詢服務。
聯盟“資料圖書館”
微信咨詢
說明:轉載文章和圖片均來自公開網絡,推送文章除非無法確認,都會注明作者和來源,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往期精彩文章(單擊就可查看):
. 辦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