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個拉肚子嘛,吃點消炎藥就行!”
“肛門墜脹?肯定是痔瘡又犯了!”
——如果您也這樣想,那您的腸道可能正在悄悄拉響警報!青海東大肛腸醫院接診過許多直腸炎患者,其中不少人因忽視反復發作的炎癥,最終查出腸息肉甚至癌前病變。今天,青海東大肛腸醫院就來揭開這個“偽裝者”的真面目!
直腸炎:腸道里的“隱形火警”
直腸雖然只有12-15厘米長,卻是便便的“最后驛站”。當它發炎時,就像快遞站里堆滿了破損包裹,如細菌、異物等,會引發一系列“抗議信號”:
“急迫快遞”:頻繁便意,一天跑10次廁所卻只排出黏液或血絲。
“血色警告”:便便帶鮮紅色血液(與痔瘡的區別:痔瘡血多附著表面,直腸炎血?;煸诒阒校?。
“隱形疼痛”:肛門灼熱、下腹隱痛,久坐時像坐在暖寶寶上。
青海東大關鍵提示:若這些癥狀反復出現超過2個月,可能已發展為慢性直腸炎,息肉風險飆升!
為什么直腸炎總“死纏爛打”?
很多患者抱怨:“藥吃了不少,一停藥就復發!”其實原因藏在細節里:
1、“敵人在暗處”
細菌感染(如沙門氏菌)、長期便秘的糞塊摩擦、甚至過度辣火鍋都可能引發炎癥。但更多人忽略的是:腸道菌群失衡才是慢性化的推手!濫用抗生素會誤殺“好細菌”,讓炎癥更難消退。
2、“火上澆油”的誤區
把直腸炎當痔瘡:自行用痔瘡栓反而延誤治療。
見好就收:癥狀稍緩解就停藥,導致炎癥“春風吹又生”。
飲食雷區:一邊吃藥一邊擼串,辣椒素直接刺激潰瘍面!
息肉:炎癥的“危險遺產”,五年以上的慢性直腸炎,腸道黏膜反復“受傷-修復”,可能長出息肉(腸癌的“預備隊員”)。
科學護“腸”指南:從消炎到防癌
1、診斷:給腸道做“CT掃描”
肛門鏡:10分鐘無痛檢查,直觀查看直腸黏膜是否充血、糜爛。
腸鏡(青海東大肛腸醫院推薦40歲以上人群):不僅能發現炎癥,還能揪出隱藏的息肉。
2、治療:中西醫“組合拳”
西醫療法:根據病因選擇抗生素(如細菌感染)來修復黏膜。
中醫療法:通過重要灌腸起到消炎生肌的作用。
3、生活防復發“三字經”
吃:少吃“三辣”(辣椒、酒精、生蒜),多吃“三黃”(南瓜、小米、胡蘿卜)。
動:每天快走30分鐘,促進腸道蠕動。
排:便秘者可用乳果糖,避免用力排便“磨傷”直腸。
青海東大肛腸醫院強調,“直腸炎不是‘小毛病’,但也不必過度恐慌。只要規范治療+定期腸鏡檢測,就能有效阻斷‘炎癥-息肉-癌變’鏈條?!彼?,大家一定要記住這個公式:血便+里急后重+肛周灼熱=立即青海東大肛腸醫院肛腸科報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