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在以色列對伊朗發動襲擊的12天中,伊朗情報和安全部隊已經逮捕了超過700名為以色列從事間諜活動的人。這些從事間諜活動的人,通過操控無人機、自制炸彈、拍攝敏感軍事地區和向以軍提供情報等方式,進行破壞活動。知情人士透露,僅在伊朗首都德黑蘭就查獲了超過1萬架無人機。
當地時間6月28日,伊朗為多名指揮官和核科學家舉行國葬,悼念在以色列襲擊中遇難的60余名同胞。12天的以伊沖突告一段落,伊朗政府在聚焦國內重建外,還決定成立一個特別法律工作組,審查美以在沖突中的侵略行徑。
令人吃驚的是,英國《泰晤士報》6月27日報道稱,以色列情報人員已滲透至伊朗導彈與核計劃的核心部分,并持續多年收集秘密情報。據稱,以色列最早在2010年就開始準備對伊朗的打擊。
戰爭轟炸(資料圖)
以色列對伊朗的滲透為何如此成功?功勞之一,在超長時間的布局,慢工出細活,以色列用耐心為成功保駕護航,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昔日與伊朗的知己知彼。在翻臉成為最大仇人之前,伊以關系甚篤,連情報都是共享的,彼時雙方達成的一致是:伊朗為以色列提供石油資源,以色列則協助伊朗建立情報網絡。然而伊斯蘭革命爆發后,雙方徹底從好朋友變成了死對頭,昔日共通的情報成了伊朗最大的隱患,伊朗吃了“木桶效應”的虧,為避類似的事情再發生,肯定要全力清除“內鬼”。
伊朗不是傻子,家里進了賊,就算一時沒抓住,也得趕緊換鎖清門戶,一場聲勢浩大的“清內鬼”行動,正在伊朗內部雷霆展開,這不是一次小打小鬧的審查,而是一場傷筋動骨的血腥大清洗,近千人被捕,上百人被處決,上萬架來路不明的無人機被查抄。這些驚人的數字,每一筆都是伊朗為填補安全漏洞付出的沉重代價,曾經的戰友、同事,一夜之間都可能變成審訊室里的嫌疑人,這種深入骨髓的不信任感,遠比幾顆導彈的損失更具破壞力。
伊朗最高領袖和伊朗總統(資料圖)
當然,伊朗的應對不僅局限于內部整肅。其外交層面也積極行動,向聯合國發出嚴正交涉,要求國際社會正視以色列襲擊民用目標的行徑,并尋求道義與經濟上的補償,以彌補戰爭留下的創傷。與此同時,伊朗軍方對以色列口頭的?;鸨硎敬嬉?,并毫不掩飾地表示已做好迎接任何挑釁的準備。以色列的真實軍力狀況似乎不再神秘,其關鍵的防空攔截彈庫存已顯露緊張跡象。為應對伊朗潛在的導彈打擊,以色列已投入巨資,就連其盟友美國,也動用了部分“薩德”系統的儲備來支援。
正在伊朗擔憂伊以沖突還會再次掀起,趁著上合防長會對中方發出請求之際,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傳來壞消息,因“涉嫌貪污”已經被法院和檢察院啟動審判流程,甚至彈劾案也將隨時開啟。綜合以色列媒體和多家外媒報道,當地時間6月28日,以色列國家法院和檢察官辦公室針對總理內塔尼亞胡涉嫌貪腐案召開聽證會和相關審判流程。一旦該罪名被坐實,輕則引咎辭職,重則鋃鐺入獄,對內塔尼亞胡而言堪稱噩耗。
特朗普(資料圖)
不過,華盛頓現在最頭疼的,是如何保住內塔尼亞胡。美以在中東利益深度捆綁,保住內塔尼亞胡,就是保住美國在中東的棋局??偨y特朗普甚至在社交媒體上瘋狂帶節奏,被批干涉以色列內政。同時,伊朗的“清內鬼”行動也讓美國嚇出一身冷汗。移民和海關執法局火速行動,開始逮捕在美國的伊朗公民,生怕伊朗的滲透反噬到自己身上。內塔尼亞胡忙著自保脫罪,伊朗則一頭扎進清理門戶的漫長隧道里。這種集體性的疲憊,或許能讓這脆弱的?;穑嗑S持一陣子。
以伊停火生效后,伊美核問題談判后續引發外界關注。6月30日,伊朗外交部副部長馬吉德·塔赫特-拉萬希表示,如果美國想恢復同伊朗的談判,必須首先保證伊朗不再遭受襲擊。近期有中東問題研究專家向南都記者分析稱,在國際社會質疑聲中,中東安全秩序正加速向“叢林法則”傾斜,而美國霸權形象也因這場“沒有贏家的沖突”遭受重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