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觀新聞報道,近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中美倫敦框架有關情況答記者問。有記者問:近日,美方有關官員和媒體稱,中美已就落實日內瓦共識的框架達成了補充諒解,中國將加快向美國出口稀土,美方相應取消對華有關限制措施。請問商務部對此有何評論?發言人表示:在中美兩國元首共識指引下,雙方經貿團隊于6月在倫敦舉行經貿會談。近日,經批準,雙方進一步確認了框架細節。中方將依法審批符合條件的管制物項出口申請。美方將相應取消對華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
稀土加工(資料圖)
在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宮后,中美兩國也開始進入新一輪高強度博弈期。為了可以兌現自己在競選時作出的承諾,特朗普及其幕僚團隊還是決定延續第一個任期內的對華高壓政策,即通過各領域的打壓來遏制中國的崛起發展,最終迫使中國在核心利益問題上作出妥協與讓步。然而,第一個任期內的對華施壓政策沒能奏效,第二個任期內的高壓政策也同樣不會成功。在中方一系列的反制行動下,美國承受了不小的經濟壓力,最后特朗普只能選擇重新回到談判桌上來與中方就貿易問題進行磋商對話。
很顯然,對中美在貿易爭端領域取得的最新進展,美方高度看重,信息發布層級極高,也急于對外披露。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一場吹風會上特別談到,“我們昨天剛剛與中方簽字”。美媒對此表態極為關注,雅虎財經認為,相關協議標志中美兩國穩定貿易關系再度邁出一大步。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周四接受彭博社電視采訪,也對此進行了確認,強調中方很快將向美方供應稀土,美國相應出口限制也會同步取消。
特朗普(資料圖)
中美經貿關系的本質是互利共贏。實際上,美方同意削減和取消不合理的關稅壁壘,本身就是承認自由貿易對經濟增長的不可替代性,也是對其濫施關稅的矯正。在所謂“對等關稅”沖擊全球經濟的同時,美國也未能獨善其身。從制造業工廠、出口商到消費者,美國關稅大棒砸到自身產供鏈的例子不勝枚舉。荷蘭合作銀行報告顯示,過去半年超25%的荷蘭投資者因美國政策“不可預測性”減持美股。在市場規律的“教育”下,華盛頓事實上不得不逐漸收斂“解放日”的單邊主義沖動。
從整體談判的情況來看,中美談判的大方向已經被圈定在了芯片換稀土上,同時在這次談判中,中方也釋放出了一個信號:這次談判是對美有利的,不接受的話下次可不一定有這么好的條件。自從中美在日內瓦達成協議之后,雙方的大規模關稅戰便逐漸轉化為了小范圍,多方面的沖突。而且雙方都很清楚這些博弈的重點是為了什么。美國限制對我國的芯片,我國大不了自研或者用其他方式平替,那么美國呢?要是我國限制了對美國的稀土供應,美國的汽車產業和軍工企業將在短時間內停產。
戰機(資料圖)
實際上,單單稀土資源,不僅僅是中國有,世界許多地區包括美國自己本身也是稀土蘊藏大國。但中國抓住了稀土領域最關鍵的核心,那就是重稀土精煉加工產業鏈,目前全球稀土的加工精煉基本上100%被中國壟斷。這意味著什么?只要中國愿意,可以切斷所有國家成品稀土的供應,這種影響對工業和軍事領域的影響是致命的。我們都知道,稀土被稱為工業黃金,以優良光電磁等物理特性,加入到生產雷達、飛機、坦克等高技術裝備的材料中,可以大幅度提升這些裝備的性能。
日前,特朗普促成了盧旺達與剛果(金)達成和平協議。隨后,特朗普就毫不掩飾透露了他的真正目的,就是通過促成和平協議,拿到剛果(金)的礦產資源,從而實現抗衡中國的目標。顯然,特朗普政府還是想要尋求關鍵資源的替代供應者,繼續與中國進行對抗。此外,特朗普還以“關稅優惠”為誘餌,要求日本、韓國、加拿大等國站在美國這邊,對中國進行圍堵。對此,中方的回應很明確,堅決反對任何國家拿中國的利益與美國進行交易,將堅決進行反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