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末的深夜,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再次向“親密盟友”日本發難,公開指責日本“被寵壞了”,并暗示,將徹底終止和日本的一切貿易關稅談判。特朗普還抱怨日本寧可面臨大米短缺也不買美國大米。
如果時常關注中美貿易戰相關信息,應該不難發現,特朗普口中的所謂“貿易談判”,本質上是日本“跪”出來的。四個月前,美國宣布對日本商品征收三套組合關稅:10%基準關稅+14%對等關稅+25%汽車特別關稅。當時日本輿論嘩然,日本這邊第一時間試圖兜售“反華大禮包”,去討好特朗普,以求解決關稅戰問題。但很明顯,日本越是求饒和掙扎,特朗普就越興奮。想要更進一步敲詐日本,徹底吞下日本市場。
這事看起來日本人有點“偷雞不成蝕把米”的感覺,不光再次得罪中國,美國那邊也沒有任何收獲。但有件事情,是我們必須關注的。那就是在6月28日的時候,特朗普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過,對日本加關稅這事兒沒得商量,不能因為是“盟友”就豁免日本。為什么說這事兒值得關注呢?
第一,特朗普連日本昔日“下跪”求得的協議都要收回,其本質絕非簡單的貿易爭端或領導人個性,而是“美國優先”戰略下盟友定位的根本性異化。在特朗普政府眼中,所謂“盟友”的價值,已從共同維護秩序與安全的伙伴,異化為可以,也必須榨取經濟與政治紅利的“奶?!焙汀熬彌_墊”。對日貿易施壓、以撤軍威脅德國支付“保護費”、逼迫韓國承擔天價防衛費分攤、對加拿大數字稅揮舞關稅大棒,等等,這一系列操作遵循著同一冷酷邏輯:將盟友關系徹底工具化、交易化。
第二,這是一種赤裸裸的“劫掠式同盟”策略,是對美國數十年苦心搭建并依賴的全球盟友體系,實施一場系統性腐蝕。它摧毀了同盟最核心的信任基礎。當承諾可以隨意廢棄,威脅成為常態溝通方式,盟友間最基本的戰略互信蕩然無存。
第三,必然迫使“盟友”加速戰略自主。無論是日本悄然推進液化天然氣人民幣結算、加速東亞自貿談判,還是德國推動歐洲防務自主、韓國尋求多元化安全合作,都顯示盟友不再將美國視為唯一可靠的支柱,而是在絕望中尋找“后美國時代”的生存之道。
總得來說,就一個情況,特朗普正在制造一個新時代趨勢,從根本上在削弱美國同盟體系的整體威懾力與凝聚力,我覺得該說一句謝謝特朗普先生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