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兩天,馬納羅這老家伙又搞事情,臨下臺前簽了個爭議決議,想給131個南海地物安上"菲律賓名字"。
咦,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平時跟大陸對著干的臺當局,竟然也跳出來說話,就四個字——"保持克制"。
臺當局這是要干啥?真的想跟大陸站一邊?
作者-彤
這次菲律賓玩的啥把戲
你以為菲律賓又要開船撞人?錯了。這回馬科斯政府學精了,改玩"文字游戲"。
馬納羅那份國家海事委員會第002號決議說白了就是"貼標簽"。想把咱們南沙群島的131個地物,統統冠上"菲律賓名稱"。這老頭兒臨走前還不忘給繼任者挖個坑,美其名曰"解決南海命名混亂"。
搞笑的是,這套路早在1978年老馬科斯就用過。
當年那位總統老爺子把南沙部分島礁命名為"卡拉延群島",兒子現在重操舊業,還真是"子承父業"。看來馬科斯家族的政治DNA里,就刻著"占便宜"這兩個字。
問題來了,國際法壓根不認這一套。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島嶼的法律地位需要滿足"維持人類居住或其本身經濟生活"的條件。
南海多數島礁顯然不符合這個標準。菲律賓的所謂法律主張,明顯缺乏國際法支持,純屬自娛自樂。
更要命的是,菲方還想用那個《2024年菲律賓海區法》當擋箭牌。這部法律把南海部分海域劃進自己的"專屬經濟區",還規定政府有權對未命名地物進行"標準化命名"。說得好聽,實際上就是想為后續的油氣開發和軍事部署鋪路。
中國外交部已經多次強調,菲律賓的所謂命名行動絲毫改變不了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你改個名字就想占便宜?那我明天把白宮改名叫"中南海分舵",美國是不是就歸我們管了?
菲律賓這邊剛唱完獨角戲,臺海那邊居然有人要來"捧場"了。
臺當局打的什么小算盤
說起這個"捧場"的,還真讓人意外。
林佳龍那四個字聽起來挺正經,什么"保持克制"、"理性對話",乍一聽好像真要跟大陸站一塊兒了。但你仔細琢磨琢磨,這里面的門道可不少。
你想啊,臺灣本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哪來的資格當"調停者"?中菲南海矛盾屬于國家之間的事兒,該怎么解決應該由兩個當事國說了算。臺當局跳出來指手畫腳,實際上是在刻意淡化自己"非主權實體"的身份。
這招夠陰險的。表面上呼吁"保持克制",實際上是想把自己包裝成"南海利益攸關方"。你看它的聲明,壓根沒用"中國"這個稱謂,反而用什么"南海各方"。這是想干啥?試圖在南海問題上割裂兩岸主權一致性唄。
背地里呢,臺菲關系鐵著呢。去年臺菲貿易額達到158億美元,菲律賓是臺灣地區電子零部件和農產品的重要出口市場。經濟利益綁定這么深,臺當局怎么可能真心反對菲方?
更關鍵的是,臺當局和菲律賓都是美國"印太戰略"的馬前卒。林佳龍那四個字,說穿了就是在配合美菲將南海問題國際化。美國佬最喜歡看這種戲碼:表面上各方"克制",實際上把水攪得越來越渾。
除此之外,賴清德當局眼下正面臨電力短缺和高通脹的經濟困境,支持率跌得厲害。炒作南海問題可以轉移島內民眾注意力,這招民進黨用了不知道多少回了。
話說回來,臺當局敢這么跳,背后是不是有人撐腰?
美軍為啥突然溜了
還真讓你猜對了,不過劇情有點反轉。
前陣子"尼米茲"號航母跑得那叫一個快,25節全速沖出馬六甲海峽,連原定的越南峴港訪問都取消了。美國海軍第七艦隊那個發言人還扯什么"緊急作戰需求",實際上就是避讓中國海軍鋒芒的托詞。
為啥這么急著撤?因為中國"山東"號和"遼寧"號雙航母編隊首次亮相西太平洋。J-15戰機起降訓練的畫面傳遍全球,那氣勢簡直把美軍看傻了。你想想,人家兩艘航母在家門口耀武揚威,你一艘孤零零的"尼米茲"還敢硬剛?
失去美軍撐腰的菲律賓,底氣明顯不足了。中國海警3306艦的雷達屏幕上,菲方船只的活動軌跡盡在掌握,而菲方指揮官們這才真切感受到什么叫"孤軍奮戰"。
更有意思的是,菲律賓內部也開始分裂。
副總統莎拉·杜特爾特在墨爾本公開炮轟馬科斯"過分傾向美國",直接質問:"你和美國是朋友,對。你和中國也是朋友,為什么不呢?"這話說得夠直白,就差指著馬科斯鼻子罵"數典忘祖"了。
杜特爾特家族的政治實力可不是吃素的。老杜特爾特今年5月以壓倒性優勢第八次當選達沃市長,家族成員在地方選舉中收獲頗豐。
馬科斯的親美路線在國內遭遇強烈反彈,25%的家庭面臨糧食短缺,支持率暴跌至25%。
日本這時候也來摻和。"高波"號驅逐艦和"伊勢"號直升機護衛艦接連訪菲,刻意渲染什么"中國軍事威脅"。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張曉剛當場警告:"日方不是南海問題當事方,不應為個別國家侵權挑釁行徑站臺打氣。"
眼看形勢變了,咱們是怎么應對的?
中國這招"太極拳"打得妙
說到應對,中國這次真是把"有理有利有節"演繹得淋漓盡致。
海警戰術已經顯著升級。不再只用水炮驅離那么簡單,而是運用艦船噸位優勢實施立體封鎖。通過航路管制將菲船圍堵,既有效控制現場,又避免擦槍走火。這種"兵不血刃"的壓制,依托的是近地軌道衛星構建的全天候監控網絡。菲方船只一動,立馬被鎖定。
外交層面更是分層應對。對菲律賓發出"玩火者必自焚"的嚴正警告;對臺當局揭穿其"虛假統一戰線"的把戲;對東盟則加速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磋商,深化與馬來西亞、文萊的油氣合作。這種多軌并進的策略,既堅守底線又分化瓦解挑釁聯盟。
在仙賓礁,中國071型兩棲登陸艦的出現形成戰略威懾,但行動上保持克制。在仁愛礁,中方允許生活補給但攔截建材運輸,既堅守底線又留有余地。這種剛柔并濟的策略,為和平解決爭端創造空間。
更妙的是,中方還展示了戰略定力。面對菲方"暗度陳倉"投放浮動漁業物流聚集包的新花樣,6月份海警在半月礁附近精準攔截,展示了維護主權的堅決信心。
長遠看,南海這盤棋中國越下越主動。美國"印太戰略"的關鍵支點菲律賓內部分化,臺當局的投機表態被看穿,日本的介入遭到警告。中國以不變應萬變,以定力化解挑釁。
看著那艘在仁愛礁銹了26年的"馬德雷山"號破船,我就在想,靠外力支撐的冒險游戲,終究是要退潮的。當美國航母消失在馬六甲海峽的晨霧中,馬科斯突然發現自己站在了外交孤立的岸邊。
結語
菲律賓搞"命名游戲",臺當局玩"虛假呼應",說到底都是小聰明。真正的大智慧在于順應歷史潮流,而不是逆流而動。就像南海的潮水,不管你怎么折騰,該漲的時候還是會漲。
倚靠外力的冒險終將退潮,唯有尊重歷史與法理的選擇,才能經得起時間的沖刷。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這是任何"命名游戲"都改變不了的鐵一般事實。
你覺得這場南海博弈,最終會以什么方式收場?
參考資料:
#夏季圖文激勵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