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7月2日,距90天的“對等關稅”暫停期,只剩下了最后7天。除了英國和美國達成了臨時協(xié)議之外,其他國家比如日本、歐盟和印度等國,和美國的關稅談判正在艱難進行。美國要想在最后7天內和這些國家與地區(qū)達成自己想要的關稅協(xié)議,難度很大。
那么美國會不會將90天的暫停期往后延長呢?幾天前美國財長貝森特在接受福克斯電視臺采訪的時候曾表態(tài)說,美國和其他國家之間的關稅談判有望在9月1日之前完成。從貝森特的這番話中不難看出,美國是有可能將90天的暫停期延后到9月1日這一天的。
但特朗普卻似乎并不打算這么做,他在接受福克斯電視臺采訪時稱,“沒有必要”再延長關稅暫停期的期限。特朗普表態(tài)后,貝森特也急忙改了口,稱即使其他國家和美國“真誠談判”,但只要在7月9日前達不成協(xié)議,美國就將對其大幅度提高關稅。
從特朗普的表態(tài)來看,美國很有可能不會延長90天的關稅暫停期。果真如此的話,除了中國之外,其他國家又有罪受了。5月12日,中美在日內瓦會談后達成了協(xié)議,關稅互降115%,其中24%屬于暫停90天,也就是8月份才到期。
即便8月份到期后,中國也有足夠的底牌對美反制,稀土就是一個殺手锏。而其他國家在和美國談判時缺少足夠的籌碼,因此底氣不足。隨著“對等關稅”暫停期的到來,日本、印度和歐盟等國家都有罪受了。
日本雖然和美國的關系密切,但在關稅談判上,美國并沒有對其網開一面,執(zhí)意要對日本的汽車征收25%的關稅。而且特朗普還在7月1日當天稱對于能否和日本達成關稅協(xié)議表示懷疑,并稱可以對從日本進口的商品征收“30%或35%或任何我們確定的數(shù)字”的關稅。
特朗普這番話,對急于和美國達成關稅協(xié)議的日本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25%的汽車關稅,日本就已經無法接受了,如果再提高到30%或35%的話,日本的汽車出口將會受到重創(chuàng)。
除了日本之外,不好受的國家還有印度。印度和美國的關系也很親密,長期以來,美國都將印度視為制衡我們的戰(zhàn)略棋子,印度也經常在邊境挑事,制造事端,還從美國買了不少武器。
但即便如此,美國在關稅談判方面也沒有給印度好臉色,要求印度大幅削減美國農產品進入印度的關稅,否則就要對印度商品加征26%的關稅。而印度則表示,農業(yè)和乳制品是印美貿易談判中的兩大紅線,絕不會讓步。
印度想要照抄中國的作業(yè),在關稅談判方面對美國強硬,但其自身實力有限,很難扛住美國的壓力。因此印度劃下的這兩條紅線,對美國來說,并沒有多少實質上的威脅,最后讓步的,很有可能還是印度。
隨著“對等關稅”暫停期的即將到來,歐盟內部也出現(xiàn)了不小的分裂,法國態(tài)度強硬,主張和美國硬剛。馬克龍在G7峰會后明確表示:“歐盟必須堅持零關稅目標,若美方不撤回措施,歐盟應采取對等反制。”
德國和意大利等國則傾向于對美國妥協(xié),主張接受“10%基準關稅+豁免談判”的安排。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聲稱,雖然和美國的關稅談判有所進展,但遠沒有到達預期。歐盟已經準備好了總額高達1160億歐元的報復性關稅清單,一旦談判失敗,將對美國產品加征報復性關稅。
時間只剩下了最后7天,日本、印度和歐盟等國家與組織,要想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和美國達成關稅協(xié)議,不做出重大讓步和妥協(xié)的話,恐怕很難辦到。接下來的幾天里,對這些國家來說,恐怕是最為煎熬的階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