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一進入7月,各家車企的銷量海報便紛至沓來。
大體瀏覽各家車企的銷量表現后,會發現其實大部分表現都高于預期,從自主車企、到合資企業再到新勢力,總有幾個星級選手足夠扎眼,而其他一些“擔任”陪跑的企業也沒有差到谷底,說明上半年都鉚足了勁完成了第一波沖鋒。
由于半年報對全年表現而言極具參考意義,所以結合主流車企/品牌的全年目標完成率,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車企對自身的預判是否合理,以及在接下來的半年中是否有后勁完成后半程的任務。經過計算后,目標完成率超過40%的并不在少數,真正達成50%額定目標的是鳳毛麟角。
壓力仍客觀存在。但考慮到下半年“金九銀十”的傳統旺季,部分企業也并非沒有希望實現自己曾經立下的“宏大”目標。
主流自主企業整體穩健,吉利上調全年目標
熱門自主企業中,比亞迪、吉利、奇瑞一直是備受關注的核心陣營。
其中比亞迪一直保持著龍頭地位,上半年銷量達到214.6萬輛,按照550萬的全年目標,完成率約39%,相比去年的比亞迪來說并不高。2024年比亞迪上半年目標完成率已達到約45%,不過也與去年年初制定的360萬全年目標較低有關系,后來比亞迪上調目標到400萬輛,經過下半年發力仍然超額完成。所以即使今年1-6月完成率不算高,全年來看還是有希望繼續復制去年的增長曲線。
吉利是在半年成績發布后唯一一個上調全年目標到300萬輛的企業,此前定下的銷量目標是271萬輛。如果按照原來的目標,吉利上半年140.9萬的銷量已達到52%的全年目標完成率,如果按照300萬輛的新目標計算,完成率就降低到了47%左右。但不管怎么算,吉利的表現都高于預期,屬于半年報中真正的“鳳毛麟角”。
除吉利之外,長安、一汽集團和上汽集團全年目標完成率也都高于40%,奇瑞雖只提到今年目標較行業提升10-20個百分點,但目前來看增長態勢良好,整體表現都算是有條不紊。而北汽集團和長城相比之下就顯得遜色了一些,其中北汽集團目標完成率接近30%,長城目標完成率只有14%。
不過這一計算結果也是情有可原,因為北汽300萬的全年目標是2022年提出的,長城400萬的銷量目標是2021年提出的,之后并未對目標進行更新,而且由于最近幾年汽車行業遽變,當初的目標其實已經不具備參考性,所以如果拋開這一不現實目標只看半年銷量,北汽和長城上半年的發展還是算相對穩健。
合資主張“蓄力”,半年報有喜有憂
相比自主車企,合資企業發布半年報的速度明顯有些“掉檔”。根據已經發布數據的且先前制定全年銷售目標的企業來看,全年目標完成率高于40%的只有上汽大眾和一汽豐田。
其中上汽大眾上半年銷量完成了49萬多,相比一汽-大眾多出5萬多臺。如果從單純的銷量數據對比,其實南北大眾基本保持了步調一致,但一汽-大眾額定的全年目標(不低于去年)要高于上汽大眾,所以就在完成率上拉開了差距。
一汽豐田是另外一家最為接近半年目標完成率的車企,達到了47%,雖然上半年來一汽豐田因公司搬遷等負面輿情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響,但從實際的市場表現看還算是平穩。
另外一家值得特別提及的合資車企是北京現代,今年上半年完成10萬銷量,在6月份的銷量中,聽起來似乎已經被市場遺忘的伊蘭特車型銷量過萬,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只不過距離全年50萬的目標還有些遙遠。
整體分析合資品牌陣營,其實各家表現都屬于仍需努力的階段,而且在目標制定上不像自主車企或是新勢力車企傾向設定短期目標,對他們來說,在半年一年之間拿出成績挑戰過大,市場的壓力、自身轉型的阻礙都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消化。
所以像廣汽豐田這樣的企業干脆將時間拉長到2030年,設立一個百萬目標,既能彰顯信心,也有足夠的時間靈活調整蓄力,更重要的是,不會留給市場太多“質疑”的空間。
新勢力多數“出挑”,小米、小鵬亮點多多
截至發稿前,所有新勢力企業的半年報基本發布完畢,也充分體現了這一細分領域的競爭有多激烈。其中目標完成率在40%以上的共三家企業,分別是小鵬、零跑和小米汽車。
小鵬是除吉利之外實打實超額完成半年目標的車企,其全年銷量目標要比去年翻一番也就是38萬輛,今年上半年就完成了19.7萬輛,相當于今年半年干了去年一年的活。同樣對零跑來說也是開掛的上半年,一直沖鋒在新勢力榜單前茅,按照50萬-60萬的銷量目標,上半年完成率在37%-44%之間。
小米汽車則更能制造廣闊想象空間,SU7的穩健、YU7的爆單,至少保了小米一年的“榮華富貴”,今年小米將全年目標提升到35萬臺,目前的完成率在43%,平均月交付2萬多臺。現在限制小米的并非訂單,而是產能,如果工廠進度快速跟上,那么到今年收官新勢力格局或許會發生質變。
鴻蒙智行作為較為特殊的新勢力,此前曾喊出2025年銷百萬的目標,但從前6個月銷量看只有20萬左右,完成率在20%。目前真正起到銷量支撐作用的仍是問界,另外的智界、享界以及尊界現階段都還處于爬升狀態,要真正實現百萬目標或許還要耐心等待。
除此之外,另外兩家關注度較高的新勢力,理想和蔚來汽車其實都達到了此前制定的二季度銷量指引,但對比全年目標還是不達預期,其中存在主觀因素,比如理想的純電產品還未發力,蔚來也剛剛見好,客觀上則受到國補暫停,市場觀望情緒加重等影響,20萬以上的新能源中高端新能源車型增長失速,理想和蔚來難免受到影響。
還有新勢力中的“特殊群體”大廠新能源們,包括極氪、深藍、阿維塔、嵐圖、極狐目標完成率基本徘徊在27%-35%之間,單月交付量也保持著之前的表現,沒有特別突出也沒有特別的衰敗。
但在這一細分市場中,極氪的表現值得長期追蹤,在領克與極氪合并為極氪科技集團后,今年整體目標定在了71萬輛,現在上半年銷量為24.5萬輛,因此最終是否能真正兌現目標,是另外一大看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