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小提示】:
大家也可以在小號那找到我,關注起來,以后不失聯~
本周,轟動全美的“大學生集體死亡事件”公布了審判結果。
2022年11月13日凌晨,潛入學生住房將4名大學生亂刀砍死,手法極其殘忍的犯罪學在讀博士布萊恩
(Bryan Christopher Kohberger)經過兩年多的審判,最終簽署認罪協議,放棄上訴,免于死刑。他被判處終身監禁,不得假釋,余生將在監獄度過。
判決引發了輿論的強烈反撲。毫無理由、殘忍殺死4名無辜大學生的惡魔,最后竟然能在監獄“安享晚年”。
和受害者的遭遇相比,這個判決結果顯得無關痛癢。而回顧審判過程,其中細節尤其讓人憤怒...
我們先簡單回顧一下案件。
2022年11月13日凌晨,四名居住于愛達荷州大學附近出租房的學生,在睡夢中慘遭殺害。
受害者分別為21歲的貢薩爾維斯(Goncalves)、21歲的莫根(Mogen)、20歲的克爾諾德爾(Kernodle)和20歲的查平(Chapin)。
警方形容現場“殘暴血腥”,四人都受到嚴重的肢體刺傷,兇手使用了鋒利刀具行兇,下手狠毒,完全沒有留情。
初步調查顯示,四人遇害時間大約在凌晨4點到4點25分之間。和四人住在一起的還有另外兩名幸存學生,其中一位幸存者提到,半夜曾被房子里的奇怪聲音吵醒。
(當時6人的居住樓層,只有住1樓的兩位女孩幸存,可能因為驚嚇或其他原因8小時后才報警)
六人出行四人慘死,遇害者死狀凄慘現場可怖,幸存者報警延誤像是在遮掩信息...因為案件過于蹊蹺,迅速引發了全美關注。
很多人在網上給出各種猜測和分析。遇害女孩之一的前男友,甚至因在女友遇害前打過電話,一度成為嫌疑人及輿論攻擊的對象。
(最左和最右的兩位女生是幸存者)
但警方的調查并不順利,一個多月都毫無進展。最終通過對比手機數據和監控錄像,才終于找到和現場殘留的刀鞘上發現的DNA吻合的人,并在當年12月30日將嫌疑人逮捕。
讓人驚訝的是,被逮捕的嫌疑人布萊恩,和四名受害者之間可以說是毫無關聯。
他和受害者不在一個學校,沒有任何私交...這個憑空蹦出來的嫌疑人,在當時讓所有關注案情的人都目瞪口呆。
而隨著各種消息逐步曝光,布萊恩的真面目才被徹底揭露。
在案件偵破之初,很多人驚訝于嫌疑人竟然是一個和受害者根本沒有關系,看起來屬于“好人”的那種人。
的確,如果只看布萊恩這個人,恐怕很難把他和殘忍的犯罪行為聯系到一起。
他擁有心理學學士學位和刑事司法碩士學位,對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有著無窮的探索欲,是個成績優秀、性格安靜的標準好學生。布萊恩中學時代的好友接受采訪時這樣形容他:
“他有超級好奇心,可能是我見過的好奇心最強的人了。
他非常熱衷于心理學,喜歡研究人們的思維方式等等。他一直都對這類東西很感興趣。”
碩士畢業后,布萊恩到華盛頓州立大學攻讀犯罪學博士,同時還擔任助教。同學眼中的他“聰明但安靜”,不過看上去會有些孤獨。
2022年4月,案發半年前,布萊恩甚至還參加了華盛頓警察局研究生助理職位的面試,還給當時的局長寫信稱自己對這個職位相當興奮,期待能得到回復。
雖然看上去是個“正派學生”,但平靜之下隱藏著幽暗。
一些零散的消息提到,布萊恩青春期時被嘲笑胖,后來吸毒暴瘦性情大變,還疑似霸凌同學。到了大學他的性格沉默難以接近,還有著嚴苛的素食怪癖。
布萊恩的一位高中同學回憶起,布萊恩似乎對連環殺手頗感興趣,但這種興趣當時并沒有引起任何人的警覺。
對犯罪的異常癡迷驅使著他不斷接觸相關內容。為了寫論文,他不僅選了寫過68本犯罪心理相關書籍的教授的課程,還直接設計問卷調查了曾經的罪犯如何犯罪、怎么選受害者。
博士階段的布萊恩經常在課堂上發表反對意見,和其他博士生發生激烈爭論。
有同學提到,他與女性之間似乎更容易發生分歧,其中一次甚至導致一名女博士生指責他“爹味說教”,給布萊恩氣到憤然離開教室。
在尋找助教工作期間,布萊恩搜索過包含“吸毒”等關鍵詞的成人內容,還搜過“大學生的反社會人格特質”等短語。
當地酒吧也留下了他的“傳說”。酒吧老板回憶,布萊恩經常獨自坐在酒吧里,問女員工和女顧客住在哪里,以及她們在酒吧里和誰相好。
如果女性不愿意交談,布萊恩就會對她們生氣,而且當女員工不回答他的問題時,他會直接出言辱罵。
老板不得不單獨和布萊恩談話,告訴他對人放尊重點。布萊恩當時的反應是迷惑,稱自己不知道老板在說啥。但從那之后,他再也沒出現在酒吧。
對女性的異常關注也導致了案件的發生。布萊恩殺死的四名大學生中有三名女性,他在動手前就關注了三名女性的賬號,還給其中一位多次發送私信。
但顯然,三人從未回關布萊恩,也沒和他搭過話。
案發后媒體透露,布萊恩的手機里還有其中一名女性受害者的照片,顯然他一直在保持著關注。
在種種陰暗想法的驅使下,布萊恩選擇了犯罪。
案發當天,11月13日,6名大學生參加完夜間聚會后不久,布萊恩闖入宿舍,將二樓、三樓的四人全部刺死。
凌晨3點30分左右,鄰居家的監控錄像拍到了他駕駛的白色汽車,并在接下來的半小時內看到他繞著街區轉了好幾圈。
凌晨4點07分,白車再次駛過,然后直到4點20分才再次出現在監控中,當時汽車正在加速駛離。
消息人士稱,正是在這13分鐘內,布萊恩直接上樓去了三樓的臥室,在那里殺死了兩名女生。
他出門途中將注意力轉向二樓,在二樓女生起床點宵夜時將她殺害,然后又將目標鎖定在她的男友身上。據稱,布萊恩在殺死男生后,還用刀對他進行了“雕刻”。
兩名幸存女生也經歷了驚魂一夜。其中一人在凌晨四點聽到了奇怪的聲音和哭聲,打開臥室門看到一名身穿黑衣、戴著滑雪面罩的男子從臥室門口走過。
她聯系了另一個幸存者跑去了她的房間。兩人受到了極大的精神刺激,一直給二樓和三樓的同伴發消息但沒等到回復。她們把自己鎖在房間里很久,才緩過來鼓起勇氣查看情況、報警。
(最左和中間,兩名幸存女生)
可怕的是,在殺死四名大學生幾個小時后,布萊恩還來了張自拍。
照片中的他面帶笑容,對著鏡頭豎起了大拇指。照片似乎是在浴室里拍攝的,布萊恩戴著耳機,穿著一件有領子的長袖襯衫,襯衫扣子一直扣到最上面。
但...直到審判結束,布萊恩的犯罪動機依然沒有對大眾公布。
一些問題依然懸而未決:受害者為何成為目標?受害者中有人在現實中認識兇手嗎?他為何下手那么兇殘?
(2023年12月23日,發生命案的房子被拆除。受害者家屬認為房子內的遺留細節可能成為審判期間的證據,不過沒能阻止拆除)
雖然疑問還有很多,但結果已定。愛達荷州檢察官最終同意撤銷死刑,以換取布萊恩的認罪。
認罪協議徹底激怒了受害學生的家長,其中一位家長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對愛達荷州失望透頂。
還有一位父親稱,認罪協議是一個荒謬的笑話,如此判決毫無正義可言。
愛達荷州的檢察官卻覺得,不判布萊恩死刑合情合理,在給受害者家屬的信中檢察官寫道:
“這項決議是我們為你們的家人尋求正義的真誠嘗試,確保被告被定罪,并在監獄中度過余生,不會讓您和其他家人經歷反復上訴的不確定性。
受害者家屬們的觀點在我們的決策過程中占據了很大比重,希望能夠理解,為什么我們認為這項決議符合正義和最佳利益。”
目前看來,判決已經塵埃落定,基本沒有再更改的可能。
在這種情況下,再看到受害者之一的妹妹的公開信,讓人格外心痛:
“犯罪者仍然可以說話、建立關系并與世界互動。與此同時,我們所愛的人卻被永遠噤聲了。
當我們感覺到這個體制更注重保護他的未來,而不是尊重受害者的過去時,這種現實的刺痛感更加深刻。
這份最后一刻的認罪協議感覺不像是正義之舉,更像是事后補救。我們不是在要求報復,而是要求追究責任。
我們要求為我們所愛的人爭取尊嚴。我們要求,且懇求,建立一個真正的、名副其實的司法系統...”
(親人們悼念受害者)
從當初的詭異案情,到如今讓人心碎的審判進展,案件的每一步進展都在出人意料。
如果說不執行死刑是對嫌疑人的保護,那對受害者冤魂、對尚在人世的親人們的撫慰,又該從何談起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