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一句話,娛樂圈真是個輪回的地方。有些人一旦火到極致,就算是不怎么作品了,流量還在;而有些人一旦掉下神壇,就像被人遺忘的舊書一樣,無聲無息。你不覺得奇怪嗎?鹿晗作為曾經的頂流,他的小宇宙怎么突然就熄滅了呢?是不是他自己不努力了?還是被歲月和市場無情地淘汰了?但我覺得,不是這樣的。
說實話,娛樂圈的事誰都沒辦法看懂得太深。取決于粉絲的偏好,取決于熱點的風向,更取決于誰還能伶牙俐齒地裝嫩、搞笑,誰的流量還能搶得過新面孔。鹿晗曾經風光無限,電視劇、電影、廣告找他,那叫一個忙到飛起。可是你看去年開始,他的作品漸漸少了,出來的也多是各種綜藝和商業活動,連自己粉絲都說他“好像變成了品牌寵兒”,站在舞臺上就是灑點兒汗,碰到粉絲就不愿意露臉。
要說原因,其實也沒啥特別的。時間一過,70后還能火?80后還能扛起半邊天?不可能。新生代崛起,流量變現的方法也在變。原本那個“長得還可以、會唱歌、會跳舞”的鹿晗,逐漸被一些“網紅臉”和“娛樂新銳們”給取代。大環境決定了,誰都逃不開被洗牌的宿命。市場就像個大洗衣機,淘汰的總是那些跟不上節奏的人。
但你得說一說,鹿晗操作得還算聰明。他不硬剛、也不死磕直播,他選擇“逆風翻盤”。這一年,他的歌線一條一條地凌空飄過。不是音樂好到爆,也不是綜藝炒作出來的火,而是那種在邊緣待久了,突然想讓大家又注意到他,硬著頭皮多出幾場演唱會。一方面,賺點現金,穩當當;另一方面,試圖用“努力”“堅持”的姿態去騙粉絲的情感,覺得自己還沒被徹底遺忘。
其實說白了,他是真的不甘心。還想在這個圈里再混幾年。你沒有看那個最近的巡演嗎?他瘦得都有點不可思議,臉頰都凹進去一圈,卻還硬著頭皮出現在臺上。你說他是真拼,還是餓著肚子想多賺點?我覺得都不是,更多可能是那份不甘心。對比那些一夕成名就九時十刻變成“過去式”的明星,他還能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已經算不錯的了。
你要細想,還真別以為娛樂圈就那么簡單。有人曾說,流量是金,但更要看你有多能變。鹿晗以前的粉圈,恐怕是習慣了盲目跟風的狀態,看到他這樣努力,讓不少粉絲還覺得暖心,覺得他當年那么努力,還不是被市場“逼”到的?可他自己心里清楚,復出不容易。他那些歌,是真心喜歡的還是被迫?還是說,只是想用一場場演唱會證明自己還有人氣?
而且,劉天王、張學友那一撥人都在原地踏步,仿佛時間對他們都挺寬容。鹿晗這個“新人”紅一點就想躺下休息,后來就真的躺了。等到他想卷土重來,粉絲也開始逐漸變得理性。也許還會有人說“娛樂圈就是這樣,你要不斷創新,否則就被淘汰”。可實際上,很多人都知道,除了流量,還需要一份堅韌的心態和不斷折騰的勇氣。
這事真就這么過去了?粉絲還會那么堅挺?還是說,等你再瞥一眼,又會發現:沒有了他的熱度,誰還記得他曾經的輝煌?是不是每次明星的“逆風翻盤”,背后都藏著那么一點點“拼命”的味道?我總在想,面對這個“變臉”的市場,明星們還能堅持多久,或者說,這個行業還會變得有趣點嗎?反正我早就看夠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