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討論一下伊朗到底是贏了還是輸了的問題。
現在因為這場戰爭中出現了伊、以、美三方都宣稱自己贏了,變成了“三贏”,所以到底誰贏誰輸反倒更不清楚了,作為旁觀者,中國人對此的爭議反倒更大,但在我看來這場戰爭中伊朗是贏了,雖然有可能是慘贏,但贏是一定的。
伊朗人在剛剛過去的這場所謂的“12天戰爭”里,是真刀真槍地跟以色列和美國這兩個核武器國家交了手的,雖然尤其是伊朗與美國在6月22-23日的這一來一回,美國先是使用B-2轟炸機和核潛艇投下大量的炸彈和導彈,炸了伊朗的核設施,然后,伊朗又向美國的中東軍事基地發射導彈,這其中象征性的對抗或者是大于實質上的交戰,但那些也并非是伊朗一國之選擇,所以并非是伊朗的投降,而是美國和伊朗的共同選擇。
若真說是投降,既是伊朗的,也是美國的。
在這一點上,美國總統特朗普親口證實了,是他“指引”著伊朗的導彈在指定時刻轟炸了指定地點,你說好玩不好玩吧——只要你內心不再把美國當成這個世界上的絕對霸權,也就明白伊朗人在其中獲得了某種勝利。
而單論與美國軍隊之間的對抗,其實差不多從2010年代以來,伊朗的這次戰斗是最為激烈的了,美國軍隊已經動用了除核武器之外的最為強大的一系列常規武器,而且是針對防空水平極差的伊朗發動的攻擊。
更何況,這次被特朗普稱為“12天戰爭”的伊以沖突,在我個人看來,如果沒有美國人最后的出手,假以時日,伊朗再準備得更充足些,以色列這個中東小霸王就很有可能被伊朗給徹底打垮了,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之后的全國講話里也是這么說的,伊朗已經找到了克制以色列的最合適戰術,就是“加沙怎么樣,以色列就該怎么樣”,把以色列炸回到石器時代,伊朗是有這個能力的——所以,放在所有中東的伊斯蘭世界和阿拉伯國家里,伊朗都是最強大的。
在6月24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宣布接受與伊朗的停火協議,而協議達成前數小時,伊朗向以色列內蓋夫的內瓦提姆空軍基地發射了最后一輪導彈,之后特拉維夫的衛星城雷霍沃特市的魏茨曼科學研究所被伊朗摧毀的照片就在網絡上瘋傳——這座“以色列科學心臟”的慘狀揭示了停火決策背后的殘酷邏輯,這場戰爭正在變成以色列難以承受的消耗戰,以色列央行的一位前官員警告說:如果沖突再延長一個月,將引發以色列的嚴重財政危機。
在6月15日凌晨兩點,一枚伊朗的“霍拉姆沙赫爾-4”中程彈道導彈以8馬赫速度撕裂夜空,精準命中了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A區實驗室,讓這座占地300畝的以色列最硬核科研中心瞬間淪進火海,伊朗導彈的沖擊波還震碎了一公里外建筑物的玻璃,價值上億美元的電子顯微鏡、超算設備瞬間都化為廢鐵了。
魏茨曼研究所的分子細胞生物學實驗室數十年積累的活體細胞與基因樣本庫因高溫水浸徹底消失,其人工智能實驗室的塞加爾團隊的算法研究成果也灰飛煙滅,還有阿達·約納特團隊即將完成的新型抗生素研究也隨著服務器的熔毀永遠丟失。
而以色列的“鐵穹”系統攔截率已經驟降至20%,每枚“箭-3”攔截彈的成本達到了400萬美元,相當于伊朗導彈進攻成本的8倍。以色列國防體系在伊朗人“低強度+高頻次”的攻擊下瀕臨崩潰,日均攔截成本達到了2.85億美元,約20.5億人民幣,且“箭-3”系統的儲備也僅能再支撐10-12天的伊朗飽和攻擊,若沖突再持續一個月,以色列的總支出將達到至少是120億美元——足夠建設3座魏茨曼研究所的,可以說以色列全國正在伊朗導彈的攻擊下陷入功能性麻痹。
所以,我說伊朗其實是找到了徹底打垮以色列的密鑰。
我覺得,我們還是要向伊朗人的這種勇于斗爭和善于斗爭的戰斗精神學習,任何理論上的和想象上的斗爭都永遠代替不了伊朗已經付諸實際的行動上的真刀真槍的斗爭,伊朗與美國,還有與以色列之間的斗爭,我們肉眼所及,從奧巴馬時代熬到了特朗普時代,又熬到了拜登時代,現在又熬到了特朗普時代,伊朗一直是是孤軍奮戰,百折不撓,這也是相當不容易的。
尤其是,阿亞圖拉·賽義德·阿里·哈梅內伊這個人更是不容小視。我現在覺得他不止是一個教士,以前我對這個人不了解,一直以為他就是一個狂熱的教士,一個神棍,現在看,他更是一個控制能力強大和思維判斷非常強大的戰略家,是中東伊斯蘭世界的第一狠人。以色列一直想消滅哈梅內伊,美國也想,但至今誰都動不了他,這就是證明。
戰爭從來都是非常時期和非常時態的,伊朗在六一三事件中一下子損失了那么多重要的軍頭,在那么一個非常時期和非常時態下,遇到這種事,是任何國家都難以承受的,像美國和俄羅斯這樣的大國就能承受得了嗎?但只用兩三天伊朗的軍心就穩定了下來,哈梅內伊選中的新軍頭們出牌再無錯誤,大家可以設身處地想一想,能做到這種地步談何容易。
伊朗的核武器計劃這次肯定是受到了損害,但到底受到多大程度的損害無法確定——但我看伊朗核武器計劃之所以一直不能爆發,還在于伊朗在研發和管理機制上還沒有獲得真正的正確和最快速的路徑,肯定沒有達到朝鮮的高水平,這還是實力使然,而非別的。
現在的國際原子能機構客觀上就是美國和以色列的鷹犬,也給伊朗的核武器計劃造成了重大障礙,最重要原因還是人才和技術的積累達不到,就像中國也是長久以來在芯片技術上被卡脖子一樣一樣的,客觀條件難于突破才是最重要原因,所以且得煎熬著呢。
但在這場戰爭的最后時刻,最戲劇性的結果是,美國和伊朗等于是“商量著”結束了這場戰爭,美國總統特朗普也親自證實了這個過程,那邊的決策人一定是哈梅內伊,但特朗普卻閃爍其辭,證明跟特朗普聯系,哈梅內伊也是由代理人對話,這種宗教儀式式的交流太有意思的。
而作為這場戰爭的發動方的以色列在這樣一個結局的達成中,卻等于被美伊共同扔到一邊,這里面的妥協和做秀既是雙方的,也都是為了斗爭的需要,而絕不是為了投降的需要,其實這里面包含了更多的還是伊朗擁有豐富的斗爭經驗。
伊朗人這回到底是勝利了還是失敗了?
我認為是勝利了,因為以六一三事件的烈度看,以色列和美國原本就是想讓伊朗亡國、亡軍的,那么現在的這個結局決定伊朗是勝利者,所謂的“伊朗贏學”還真的是不存在的。俄羅斯,巴基斯坦,朝鮮和伊朗,在這么一個混亂危險的世界里,都已經經歷了殘酷戰爭的洗禮,且都是愈戰愈勇,巴鐵和伊朗現在更是亮點迭出,可以說中國人的朋友圈都是極能戰斗的國家,對于未來世界的險惡,我們中國也得有底限思維和極限思維的準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