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407字
閱讀預計4分鐘
作者|南亞那些事
本期編輯|張咪咪
本期審核|陳玨可
圖源 :網絡
亞洲國家探索取代陷入停滯的南盟的新機制。
尼泊爾、孟加拉國和斯里蘭卡的外交消息源證實,有關取代南盟的非正式磋商已持續進行。
圖源:外媒
據《阿里亞納新聞》報道,在南亞區域合作聯盟(SAARC,簡稱“南盟”)長期陷入停滯的背景下,包括中國和巴基斯坦在內的多個亞洲國家正致力于建立一個聚焦區域合作、貿易及安全對話的新集團。
南盟成立于1985年,旨在促進南亞國家間的經濟與文化合作,但近十年來基本處于停滯狀態。
該組織上一次完整峰會于2014年召開,此后其活動因持續的政治緊張局勢——尤其是印、巴之間的矛盾——而受阻。
來自尼泊爾、孟加拉國和斯里蘭卡的外交消息源證實,相關非正式磋商已在進行中。
據巴基斯坦《論壇快報》《黎明報》等媒體報道稱,本月早些時候有關方面在昆明舉行了一次會議,孟加拉國也被報道出席了該會。
《黎明報》的報道稱:“6月19日在昆明召開會議的最終目標,是邀請南盟的其他南亞成員國加入這一新集團。”
一位孟加拉國高級官員向當地媒體表示:“南盟目前的運作模式已失效,我們需要更靈活、非政治化且以結果為導向的機制。”
這一表態凸顯了較小成員國的共同不滿——它們認為自身的區域發展愿景因地緣政治因素而停滯。
孟加拉國、不丹、尼泊爾和斯里蘭卡等國對區域論壇的興趣日益濃厚,而在中亞和東亞,由中國支持的跨區域倡議已吸引阿富汗和馬爾代夫等國加入,這些倡議通過提供經濟機會換取各國與中國更緊密的戰略協作。
與此同時,專家指出,南盟未能重啟不僅削弱了南亞在全球平臺上的集體議價能力,還加劇了區域分裂——尤其是在氣候變化、移民、公共衛生和數字基礎設施等需要跨境合作的時代。
新德里的南亞政策分析師法拉·庫雷希博士表示:“南盟的邊緣化已不僅是外交尷尬,更是在一個區域集團日益決定發展節奏的世界中錯失的機遇。”
隨著新合作架構逐步成型,分析人士提醒,任何成功取代南盟的機制都不能僅停留在規避印、巴矛盾,還必須提供實質性的合作機制、政治包容性,以及應對區域演變挑戰的靈活性。
目前,南盟的未來仍不明朗,但該地區對務實替代方案的需求顯然在不斷增長。
據《印度時報》報道,幾天前,孟加拉國外事顧問穆罕默德·陶西德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否認了組建新的區域合作架構的報道,稱該消息不屬實,并表示日前在中國舉行的三邊會議不具備任何政治特性。
他說:“我們并未組建任何聯盟架構。這只是一次官員層級,而非政治層級的會議,不存在任何組建聯盟架構的東西。”
分析指出,不論相關報道是否屬實,此舉將對陷入“外交焦慮”之中的印度形成一定壓力和沖擊,迫使印方在繼續對抗還是選擇合作的道路上轉向。
本文轉載自“南亞那些事”微信公眾號2025年7月1日文章,原標題為《“南盟”將被取代?》
本期編輯:張咪咪
本期審核:陳玨可
*前往公眾號后臺發送“編譯”,即可查看往期編譯合集
更多內容請見↓
歡迎您在評論區留下寶貴的意見或建議,但請務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帶有攻擊性和侮辱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會被采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