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點擊上方藍字“地產一品塘”,歡迎置頂或設為星標, 快速獲取地產干貨
大家好,我是地產高富帥。
在當前地產行業深度調整、競爭格局加速分化的背景下,房企的生存邏輯已發生根本性轉變,如今不進步就是退步,不進取就得面臨徹底出局。
地產江湖廝殺仍然競爭激烈,如今不僅僅是早期江湖地位的排序,整體市場份額越來越集中的大環境下,國央企陣營正在面臨大面積洗牌。
跟早期高周轉民企出局不同的是,國央企擁有超低的融資優勢與品牌信用背書,但是很多國央企仍然業績低迷,并且很多地產老兵都持續虧損。
因此,如今還能在牌桌的房企,不僅僅是一個維度有優勢,必須從單一規模競爭轉向“管理紅利+多維能力”的立體化比拼,也是如今國央企軍團需要重點關注的。
要說2024年到目前來看,國央企軍團最有可塑性的房企,那必須是“中建地產”,如今已經成為了最新的地產霸主,特別是中建八子之一的中建壹品,有著后來居上的霸氣。
就在年初,地產一品塘也曾經對中建壹品做過系統化解析,半年之后,這家央企的全新管理團隊也正式亮相,一家極具辨識度的超級央企正式加速啟航。
華潤營銷女神加盟:營銷體系重塑,開局放大招
相對比其他央企都在忙著組織調整與城市收緊戰略,中建八子旗下的地產集團都在忙著長線布局,俗話說“船小好調頭",對于新進牌桌的央企來說,已經是機會來臨。
中建壹品作為中建三局旗下唯一的地產核心業務為主的開發平臺,這兩年一直都是自帶光環,不管是業務層面還是高管引進方面,可以說是風頭正勁。
從去年引薦了多位來自龍湖,萬科系明星經理人之后,中建壹品在總部層面已經開始搭建系統化的管理體系,從產品運營入手,建立全新的總部精細化管控平臺。
就在近期,來自華潤置地的美女營銷總也正式加盟中建壹品,在營銷體系破局,營銷體系搭建方面,中建壹品走在了行業前列。
地產一品塘獨家獲悉:前華潤置地深圳區域營銷總許楊已經入職中建壹品,并擔任集團營銷中心總經理,全面負責搭建集團總部營銷體系與全國項目營銷綜合運營管理。
許楊,85后營銷女將,畢業于超級985學府武漢大學,2008年以華潤置地管培生百匠新人作為起點,正式邁進地產圈。
這個時期作為央企管培生,特別是營銷口的,其實在當時的招聘數量是極其極少的,也側面反映許總也確實綜合素質拔尖,華潤置地的雇主影響力依然領先。
從營銷策劃,到項目操盤手,再到城市營銷負責人,許楊在華潤置地華中區域經歷了無數項目的一線實操訓練,其特點非常鮮明,敢打敢拼的娘子軍形象。
特別是在擔任城市營銷的幾年時間,帶領武漢公司與鄭州公司,分別2021- 2023年行情下行的情況下,連續突破百億銷售額,奠定了其江湖地位。
要知道在這個時期,很多房企已經在合并華中區域了,很多城市公司都開始合并取消,華潤置地在兩個城市都突破百億,也算是絕對的領軍者。
或許是被集團高層看中,又或許許總天生的抗壓能力,啃骨頭似乎也是許總的最佳戰場,市場不好的時候營銷人才最有價值。
2024年初,許總臨危受命調任華潤置地深圳區域,并牽頭整體營銷團隊,這在當時估計誰也不愿意接茬的崗位,被一位鐵娘子hold住。
2024年可謂是深圳區域最困難的一年,不僅僅是多年沒有新項目面世,存量項目也偏多,郊區項目庫存告急,也是擺在全新管理層明面上的核心問題。
深圳區域也是剛剛從上到下都換了全新的管理團隊,這個時期正需要的是營銷與產品破局,全新的團隊能否活下去,營銷是最關鍵的。
一年時間,華潤置地在深圳直線雄起,不僅僅去庫存方面取得了不小的進展,團隊的戰斗力也提升不少,2024年深圳區域業績斬獲300億,登頂深圳前三。
從百億城市營銷總到300億區域營銷總,許總走過了營銷人最佳的職業路徑,后續下一步必須要做好職業規劃了,畢竟地產黃金時期已經過去,下一步尤為重要。
就在這一關鍵時刻,中建壹品拋來橄欖枝,一家具備上升勢頭的央企或許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加上本身許總在武漢時間較長,也符合其管理半徑。
中建壹品開出的offer是集團營銷一號位,這也比較符合許總職業規劃,小編也覺得這步棋走的非常不錯。
中建壹品在中建八子旗下的地產央企里面,也是極具辨識度的,特別是在最佳時機強勢布局上海,北京,深圳等一線城市,取得了開門紅。
許總既有華中區域的工作經驗,又具備一線深圳的平臺管理經驗,中建壹品未來打通全國化的營銷閉環,也確實需要一位悍將來操盤。
隨著營銷大佬的加盟,中建壹品集團全新的明星經理人團體也正式亮相,地產一品塘也獨家整理如下:
中建壹品集團執行總經理王志斌(前龍湖煙威城市總)
中建壹品集團產品中心總經理李家峰(前龍湖集團研發高級總監)
中建壹品集團工程管理中心副總經理陳瑞峰(前萬科武漢多項目負責人)
中建壹品集團運營管理中心副總經理周彬(前世茂海峽集團城市總)
可以看到,在幾大核心業務職能方面,中建壹品都引進了一些關鍵人才,這也說明這家央企在市場化經營方面已經做出了充分的準備。
其實小編也曾經與很多地產人深入溝通過,想要了解一家房企的近期核心戰略,必須要先看看這家房企對于人才的重視程度,一家企業的內涵關鍵永遠都是人。
中建三局起飛:中建壹品逆周期突圍
從今年中建集團發布的年報數據來看,中國建筑這塊招牌仍然是基建系統的絕對王牌,但是旗下八局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特別是三局與八局的差距也越來越小。
4月21日,中國建筑召開2024年年度業績說明會,其綜合營業收入2.19萬億元、凈利潤461.9億元,雙雙排名已發布業績報告的六大建筑央企首位,依舊是行業的“扛把子”。
從規模來看,在“建筑一哥”之外,中國建筑也成為了地產行業的“新霸主”。2024年中國建筑的房地產業務實現銷售額4219億元,盡管同比下降6.5%,但仍超過保利,成為行業第一。
因另外兩項主業的毛利率微漲帶動中國建筑去年的毛利率同比提升0.1個百分點至9.9%。其中,房建業務毛利率為7.4%,基建業務毛利率為10%,同比分別微增0.1和0.2個百分點,但與地產業務的毛利率相差甚遠。
其實中建系大量布局地產的背后就是建筑業的不景氣,房建板塊的持續疲軟也是中建系大量布局房地產開發的戰略調整。
從2024年公布的中建系統十個工程局的經營數據來看,八局與三局已經完全進入雙雄局面,與其他工程局差距已經拉開。
根據中指研究院的數據,2024年,中建壹品(中建三局)實現銷售額506億元,排進了規模榜前二十;
中建東孚(中建八局)銷售額425億元,排名第22位,中建智地(中建一局)、中建玖合(中建二局)的銷售額均超過了200億元。
其中專注房建系統多年的中建三局在地產板塊異軍突起,特別是從2023年開始布局多個一線城市,中建系地產江湖地位已經逐步形成最新排位。
中建壹品作為中建三局的地產開發平臺,總部位于武漢,也是如今行業top20房企唯一總部位于華中區域的房企,這幾年地產圈的超級黑馬。
中建壹品從投資布局來看,也給很多同級別國央企帶了一個好頭,在逆周期時期大膽布局一線城市,并且通過差異化的產品研發,在最佳時機面世,取得了市場正向反饋。
作為中建壹品董事長徐超,早期在中建三局經歷了多個區域與崗位的歷練,非常熟悉業務打法,并且對于外來引進的經理人也十分尊重。
徐總如今能夠在中建系這么復雜的環境下,實現中建壹品自身的差異化競爭,不得不佩服其深厚的戰略功底。
特別是去年開始布局的深圳頭號項目:中建壹品·湖北文旅·鵬宸云筑,可以說是這兩年來深圳最成功的住宅項目,沒有之一。
拿地的時候也是深圳第一個新規產品,當時市場剛有點起色,多數同行仍然比較悲觀,土拍的時候進取心都不太大,結果被中建壹品一舉拿下。
項目第一次開盤就直接日光,后續批次開盤連續都持續熱銷,到今年2025年,整個項目都賣的七七八八了,并且口碑一直不錯,也堅定了中建壹品持續深耕大灣區的信心。
很多同行也在感嘆,一家外來的中小央企居然能在深圳打響名聲,確實不容忽視,并且產品打造非常接地氣,包括戶型,景觀等都有不小的亮點。
在上海,北京等地,中建壹品的多個項目依然持續火爆,連很多同行都覺得其節奏把控相當到位,在最合適的時機拿到最有爆發點的土地。
如今小編才明白,中建壹品的整體經營思路還是相當有功底,在熱銷的同時在總部提前搭建大運營體系,對未來項目的投資產品運營策略進行更加前置性的深度調研與思考。
說的在簡單一點,其實就是并沒有因為這幾個項目賣的不錯,就完全放養式粗放管理,這也是很多有點成績的黑馬一貫通病,沒有持久戰打法的前瞻力。
當前行業正處于"剩者為王"階段,中建壹品若能持續強化"建筑開發一體化"核心能力,有望在3-5年內持續穩定行業第二梯隊前列。
總結
中建壹品的快速崛起,確實可以視作房地產行業新一輪結構性調整下的特殊機遇窗口,也是近幾年少有的點狀機會了。
但能否從“黑馬”蛻變為“長跑冠軍”,中建壹品等國央企軍團仍然需要在管理提升與體系精細化管控方面下足功夫。
隨著這一輪深度調整的持續進行,國央企陣營的優勝劣汰還會持續加劇,等待我們的仍然是拼刺刀的真正時代。
今天就聊到這里,對國央企軍團有想分享的朋友,都可以留言討論。
您的認可,是對我最好的鼓勵
地產一品堂,80后 工科理工男 深漂18年 18年獵頭從業經歷,14年以上地產行業沉淀,關注地產戰略布局,產品運營,持續研究健康管理,個人微信:luyipin000;各位朋友可以加我隨時交流探討 共同進步;近期新增地產一品堂官方微信群,大家也可以加入,與更多的地產人+再創業者交流溝通,共同進步,還可以討論資產配置與大健康管理。
另外地產一品塘新增人才服務模塊,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添加聯系方式,一對一咨詢業務具體流程細節,私人定制職業發展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