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的默許支持下,一項可能對從俄羅斯購買產品卻不支持烏克蘭的國家施加高達500%關稅的瘋狂法案浮出水面,試圖強綁中印戰車。
其結果非但未能孤立俄羅斯,反而加速形成了中美俄印三對一的對抗格局,而印度總理莫迪那副"堅決不認慫"的姿態背后,卻是進退維谷的尷尬和難以掩飾的貪心作祟。
先來看看美國人搞的這把"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重錘"。
由共和黨參議員格雷厄姆鼓搗出來的這個法案,核心邏輯堪稱粗暴無腦——誰還敢繼續跟普京做買賣,不給烏克蘭站臺撐腰,那就別怪美國不客氣,想往我這兒賣東西?門兒都沒有!關稅直接給你翻到500%,看誰扛得住!格雷厄姆更是毫不客氣,直接點中印兩國的名,指責購買俄羅斯能源的行為就是在給普京"輸血"。
乍一看,這數字可夠唬人的,500%啊,簡直是斷絕貿易關系的死亡稅率。
可往深里琢磨就發現,這招早就成了爛大街的花架子,中國那邊早就用行動打臉了美國人的關稅訛詐——當美方對中國商品征收的高額關稅一路飆升時,中國的反制措施始終沒有突破125%的天花板。
這不是認慫,而是明明白白地告訴你:加稅加到這份上,早就不算經濟制裁了,純粹是數字游戲,瞎折騰!真要是敢把這500%當真落地,除了把兩國經濟徹底搞僵、弄得雞飛狗跳,半點實質性威懾都沒有。
中國看得透透的,壓根不陪著你玩這場數字鬧劇。
更要命的是,這法案本身能不能當真還得打個巨大的問號。
格雷厄姆聲稱已經得到了特朗普的"支持",這牛吹得震天響,還得意洋洋地宣稱已經在參議院籠絡了84位同伙(要知道總共可就100個席位)。
可是,特朗普的嘴?那比六月天變得還快!別忘了,就在這風聲出來前不久的6月16號,那位不按套路出牌的特朗普老爺,明明白白地表過態,要把對俄羅斯的制裁"暫緩"。
他手底下的國務卿魯比奧,更是趕緊跟歐盟那邊急著進一步制裁俄羅斯的人劃清界限,保證特朗普政府不會搭理歐盟那些強化制裁的請求。
這盤棋明顯得很,特朗普的真實意圖壓根兒就不是死磕俄羅斯,他琢磨的,是讓俄烏能趕緊把火給熄了!他自己心里門兒清,眼下美國的斤兩,哪夠支撐去跟一個核大國俄羅斯徹底撕破臉?更何況,風頭到處在傳,特朗普自個兒的團隊還琢磨著訪華呢,據說不光是動心,簡直是在盤算著怎么趕緊跟中國做買賣來挽救他那岌岌可危的支持率。
現在美國老百姓怨聲載道,很大程度是因為經濟拉胯,而這經濟不景氣不就是亂對中國揮棒子踢到鐵板弄的嗎?在這節骨眼上把中國逼急了,特朗普這生意還談不談了?所以啊,格雷厄姆拿特朗普的名頭出來唬人,更像是拉虎皮當大旗,自個兒急著跳腳,那邊正主心里正打鼓著呢。
美國這出漏洞百出的恫嚇鬧劇,引發的最直接后果,是活生生把原本各有算計的中俄印三國,逼到了同一個戰壕里并肩站著——一個鮮明無比的3:1對抗格局瞬間成型了!中國呢?態度穩得像山,立場硬得如鐵。
俄羅斯?更是不吃這套的主兒,常年扛著制裁,早就練就了一身鋼筋鐵骨。
唯獨夾在中間的印度總理莫迪,處境可就酸爽無比了,那個“堅決不認慫”的表態喊得山響,明面上一點不慫,背地里其實慌得一批,左右騰挪的尷尬勁兒都快藏不住了。
看莫迪這陣子的操作,真是既想學樣又想抄近道。
他眼見著中國對美國那套制裁組合拳硬碰硬地剛回去,效果出奇地好,美國那邊好像也沒轍,心里大概也癢癢了,琢磨著也跟美國叫叫板。
G7峰會那會兒,老莫心心念念跟特朗普的“特莫會”泡了湯,特朗普為了安撫他,好歹給安排了個電話粥。
你猜莫迪接通電話第一句是什么?沒半點寒暄,直接甩出一句硬邦邦的話:“巴印停火,沒你美國調解什么事!印度絕不接受任何外國在中間摻和指手畫腳,過去是這樣,今后也還是這樣!”這氣勢,聽上去夠剛夠硬了吧?擺明了不想給人留下“印度是在美國人逼逼叨之后才肯講和”的印象,死咬著要維護那點國家面子。
可問題是,他可能光顧著自己耍帥,忘了電話那頭是誰了!這可是特朗普!全地球最要面子、最記仇的老特啊!你莫迪劈頭蓋臉給他一通難堪,他嘴上不說,心里的小本本記得可清楚了。
果不其然,印美之間那點關稅談判,眼瞅著就差臨門一腳能談攏了,偏偏在最瑣碎、最細節的條款上卡死了,死活談不攏。
為什么?歸根結底,就是莫迪那點“既要又要還要”的貪心壞了事!
你印度不是“堅決不認慫”嗎?莫迪玩得那叫一個糾結,胃口也真是奇大無比:一邊兒,挖空心思要通過跟美國簽協議,好把中國在供應鏈里的那塊蛋糕搶過來啃一口;另一邊兒呢,又生怕美國那些便宜又好用的農產品一旦開了閘,洪水般涌進印度市場,會把自家那點脆弱的農業沖得七零八落。
這就好比你看到街邊那家網紅點心店火爆,饞得很,自己也想去開個分店,又怕人家搶了你家樓下小賣部的那點醬油醋生意!天底下哪來這種兩邊便宜都占盡的好事?尤其是跟美國這種“美國優先”深入骨髓的老滑頭做交易,你莫迪這點小心思人家看得門兒清!這貪念就像蛇吞象,既要又要的結果,往往是雞飛蛋打,啥也撈不著!
時間可是不等人的。
眼看暫停期(估計是雙方談關稅的某個緩沖期)馬上就要到頭了,莫迪是真急了,也顧不上耍帥了。
一改當初“堅決不認慫”的硬氣,忙不迭地宣布延長自家談判代表在華盛頓的死磕時間。
這么做的盤算,說白了還是想趕在倒計時歸零前把這協議給簽下來,生怕真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
這操作,真是有點諷刺。
印度人明明已經親眼見識過特朗普那翻臉比翻書還快的本事,前腳跟你笑嘻嘻握手,后腳就能抄家伙那種。
可他們好像還抱著一絲僥幸,總幻想著:我這次再多讓點步,說不定就能換來美國人一個白紙黑字的保證,承諾以后再也不對我們印度加征新關稅了!這想法幼稚得讓人心疼。
“美國優先”四個大字是什么意思?莫迪怕不是還在夢里沒睡醒吧,根本就沒領悟透這四個字背后就是赤裸裸的單邊霸權和唯我獨尊,什么協議保證?在絕對的國家利己主義面前,不過是一張可以隨時撕掉的廢紙罷了。
更扎心的是,格雷厄姆搞出來的這個500%關稅威脅法案,本質上對中國和俄羅斯都是隔靴搔癢——中國不吃你數字游戲這套,根本不會當真;俄羅斯被制裁慣了,虱子多了不癢。
這看似恐怖的大棒,最終真正會狠狠抽打在誰的身上?答案只有一個:印度!如果這條瘋狂的法案真被美國那邊沒長腦子的給通過了,中國可以輕松地調轉方向,俄羅斯市場深不見底,印度那點剛伸向美國的貿易觸角卻會被這500%的巨稅直接砸個稀巴爛。
諷刺的是,先前喊著“絕不能接受外部調解”、把主權尊嚴喊得震天響的莫迪,如今面臨的尷尬選擇題卻是:面對美國即將強行插手的貿易自主權,你到底認不認這杯罰酒?你這個當初“堅決不認慫”的硬氣總理,是能繼續硬撐到底,還是只能在劇痛之下,乖乖向現實低頭?
說到底,美國這個靠著虛張聲勢的500%天價關稅法案企圖圍堵俄羅斯、綁架中印的昏招,非但沒有如格雷厄姆所想那般建立起什么制裁陣營,反而用它的蠻橫、它的霸道和一廂情愿,成為加速催化中美俄印3:1對抗格局成型的強力催化劑。
在這個新形成的棋局里,中國氣定神閑,看得明白什么是嚇唬人的把戲;俄羅斯依舊硬骨頭一根,啥大風浪沒見過;而那個口口聲聲“堅決不認慫”的莫迪,卻實實在在暴露了自己戰略層面的稚嫩,那份“既要親美占便宜、又怕吃虧傷自身”的貪婪和猶豫,正將其治下的印度逼入一個充滿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尷尬困境。
國際叢林里,硬氣和吼聲固然重要,但若沒有清醒的頭腦和精準的眼光,那份“堅決不認慫”的豪言壯語,很可能只是給自己掘墓前奏響的一曲悲壯的挽歌罷了。
美國這500%的大棒揮起來,最終最結實地打在誰的脊梁骨上?所有人都看得越來越清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