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勁的枝干斜斜倚在石頭上,根須盤在石縫里,像老樹從石頭里“長”出來一樣,野趣得很。其實做起來不難,不用啥高深技巧,咱一步步說,新手也能上手。
先挑好材料:石頭和榆樹得“對脾氣”
做附石盆景,石頭和樹得搭。石頭不能光溜,得有點坑坑洼洼、溝溝壑壑,這樣榆樹的根才能抓住它。咱平時在河邊、山上撿的吸水石、英石、松皮石都行,表面糙點、有縫隙的最好。石頭大小看你想做多大的盆景,一般比巴掌大點兒,比臉盆小點兒,太沉了不好搬,太小了又撐不起樹。
榆樹呢,選小苗就行,別貪大。最好是那種根須多的(尤其是細根,也叫須根),枝干有點彎度的,這樣附在石頭上更自然。要是自己從野外挖,記得多帶點原土護根;買現成的,也挑根系發達的,成活率高。
處理石頭和樹:簡單收拾下,方便“結合”
石頭先洗干凈,上面的泥疙瘩、雜草刷掉,要是有特別尖的棱角,稍微敲掉點,免得扎傷樹根。要是石頭縫隙太淺,想讓根鉆得深點,也能用小鑿子輕輕鑿幾下(別太用力,把石頭鑿裂了),弄出點更深的小溝。
榆樹先脫盆,把根上的土輕輕扒掉點,露出須根。爛根、太粗的主根剪一剪——主根太粗硬,不好盤在石頭上,留著細根就行,細根軟,能順著石頭縫貼緊。枝干也簡單修修,太長的剪短點,看著亂七八糟的細枝疏掉幾根,大概留3-4根主枝,形狀順溜點。
關鍵一步:把樹“粘”在石頭上
這步別怕麻煩,慢慢弄。先把榆樹放在石頭旁邊比劃比劃:根須往石頭的溝壑里放,枝干往石頭的一側靠,看看怎么擺最順眼——比如根從石頭底部的縫里鉆進去,枝干斜斜搭在石頭上,或者根盤在石頭正面的凹槽里,枝干往上翹,怎么自然怎么來。
擺好位置,就該固定了。找幾根棉線、棕繩(別用塑料繩,不爛根,以后不好處理),把根須順著石頭縫纏緊。比如根卡在石頭的一道縫里,就用繩子在石頭上繞幾圈,把根和石頭綁在一起,松緊要合適——太松了根會滑出來,太緊了會勒傷根。纏的時候,盡量讓根須貼緊石頭,別留太大縫隙。
要是石頭有洞,能把部分根從洞里穿過去,再從另一面拉出來綁住,這樣更牢固,看著也像根是從石頭里“長”出來的。
上盆養根:讓根和石頭“長”在一起
綁好的樹和石頭,一起放進花盆里。花盆選淺點的,陶盆、紫砂盆都行,顏色別太艷,不然搶了樹和石頭的風頭。盆底墊點碎瓦片,防止土漏出去,也透氣。
土用啥?就用腐葉土摻園土,再加點沙子——腐葉土軟,園土有營養,沙子透氣,三樣混起來,抓一把能攥成團,松開輕輕一碰就散,這樣的土正好。把土填進花盆,埋住石頭底部和榆樹的根,注意別把綁根的繩子埋太深,露一點沒事,以后會自己爛掉。
填完土,輕輕把土壓實,澆一次透水處理(就是慢慢澆,直到盆底漏水),放通風、半陰的地方(別暴曬),讓根緩一緩。
養著養著,根就“咬”住石頭了
剛綁好的榆樹,可能有點蔫,別慌,是換了環境不適應。前半個月別曬大太陽,放在窗邊有散光的地方,土干了再澆水(摸表面2厘米干了就澆),別澆太多,怕爛根。
過一個月,榆樹開始冒新葉,說明根活了。這時候可以慢慢移到能曬到太陽的地方,每天曬4-5個小時,葉子會更綠,枝干也更壯。
平時多看看綁根的繩子,要是松了,再緊一緊;發現有新的須根從石頭縫里冒出來,別碰它,這是好事——這些根會慢慢往石頭縫里鉆,時間長了,就和石頭長在一起了。大概過半年到一年,繩子爛得差不多了,根也把石頭“抓”牢了,這時候盆景的樣子就基本定了。
再修修型,更耐看
等根和石頭長牢了,就可以修枝了。把太長的枝條剪短點,太密的細枝疏掉幾根,讓枝干的走勢更清楚——比如想讓枝干往石頭上方斜著長,就把反方向的枝剪掉;想讓底部留點小枝點綴,就少剪點。
葉子也能修,要是葉子太密,擋住了石頭和根,就剪掉一些老葉,露出盤在石頭上的根,看著更有“老樹附石”的味兒。
其實做榆樹附石盆景,不用追求“一步到位”。石頭和樹得慢慢磨合,根得慢慢長,修枝也得一點點來。剛開始可能看著有點“生”,養上一兩年,根纏在石縫里,枝干帶著勁,再配上淺盆,往窗臺或架子上一放,那股子野趣勁兒,比啥花都耐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