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華盛頓的政客們試圖用一份 “關鍵礦產倡議” 撐起 “反華同盟” 的門面時,這場精心策劃的 “秀” 卻演成了一出 “各懷鬼胎” 的荒誕劇。
2025 年 7 月 1 日,美日澳印四國外長聚首華盛頓,高調宣布啟動 “四方關鍵礦產倡議”,聲稱要 “打破壟斷”,但聯合聲明里對中國的名字卻只字未提。這詭異的 “沉默” 背后,藏著盟友間的一肚子火氣和美國霸權的尷尬破綻 —— 就像一場沒人愿意配合的 “劇本殺”,主角們忙著拆臺,只剩美國在臺上硬撐。
一、“沉默聲明”?不如說是 “拆臺宣言”
魯比奧在會上喊著 “少空談、多行動”,可四國連 “中國” 兩字都不敢提,這哪是團結,分明是盟友們用 “沉默” 投了反對票。
日本的火氣最直接:會前兩周,他們突然推遲了籌備半年的美日 “2+2” 會談。為啥?因為特朗普 5 月底突然給日本汽車加征 15% 關稅,直接砍了日本車企 20 億美元利潤。日本經濟產業大臣直接開懟:“保護主義玩不轉!” 這邊美國剛要盟友 “共抗中國”,那邊就拿關稅大棒敲盟友飯碗,換誰誰樂意?
澳大利亞則被 “核潛艇背叛” 傷透了心。6 月 9 日,美國突然凍結 AUKUS 協議里的核潛艇計劃,這可是澳方砸了 3680 億澳元的 “國防重頭戲”。澳防長氣得直言:“所有計劃都押在核潛艇上,現在說停就停?” 當美國催著澳方配合礦產倡議時,澳外長那冷淡的態度,明擺著是在說:“被你背后捅了刀,誰還當你的炮灰?”
印度更微妙。四國會談當天,印度外長突然懟美國:“合作得先在反恐上達成共識!” 這話啥意思?就因為特朗普兩周前剛跟巴基斯坦簽了無人機軍售,還請人家參觀海湖莊園。更讓美國難堪的是,印度前腳剛拿到上合組織防長會議的 “入場券”,后腳哪會為了美國的 “反華劇本” 賭上自己的地緣利益?說白了,印度心里清楚:跟著美國瞎折騰,不如跟中國主導的組織好好打交道實在。
二、美國的 “禁入令” 與 “變臉術”
四國外長在華盛頓 “擺拍團結”,可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自己卻成了 “北京拒簽戶”。早在 2024 年 11 月,中國就因他推動《中國技術轉讓限制法案》對其實施制裁,終身禁止入境。這位自詡 “對華強硬派” 的官員,成了中美外交史上第一個被擋在中國門外的美國最高外交官。
更諷刺的是,魯比奧的態度最近突然 “180 度大轉彎”:3 個月前還喊著 “中國是最危險對手”,6 月底就改口說 “是最大挑戰”,甚至念叨 “要負責任地接觸”。
為啥變卦?看看現實就知道了:特斯拉上海工廠貢獻了其全球 54% 的銷量,寧德時代握著全球 35% 的動力電池市場。當馬斯克為了保中國市場追加投資時,魯比奧喊的 “脫鉤” 早成了華爾街的笑料 —— 沒了中國市場,美國企業連飯都吃不上,還談啥 “反華”?
三、白宮內斗:特朗普和馬斯克 “互掐”,訪華名單越刪越短
四國聲明剛發完,白宮內斗就炸了鍋。7 月 1 日,馬斯克在社交媒體炮轟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是 “讓共和黨變豬黨的毒藥”,還威脅要給民主黨 “送錢顛覆國會”。特朗普直接回懟:“滾回南非!” 還下令調查特斯拉。這場互撕的本質,是共和黨金主和民粹路線徹底鬧掰了 —— 而馬斯克的底氣,正來自上海工廠每年 75 萬輛的產能和中國市場的 “生命線”。
內斗直接影響了特朗普的訪華計劃。原定 9 月的 50 人商務團,魯比奧第一個被中方 “點名排除”,現在馬斯克也可能被踢出局。為啥?中國外交部早說了:“歡迎朋友,但不跟拿槍頂著腦門的人談判。” 美國一邊想從中國市場撈好處,一邊又搞小動作,哪有這么美的事?
四、“礦產倡議” 就是件 “皇帝的新衣”
魯比奧硬推的 “關鍵礦產倡議”,其實就是一場必輸的賭局。聲明說要 “打破中國稀土加工壟斷”,但美國能源部的報告卻潑了盆冷水:中國掌握全球 92% 的稀土專利、75% 的電池級鋰化合物產能,美國企業每生產 1 公斤釹磁體,就得給中國交 26% 的專利費。更絕的是,中國對印尼出口的 HPAL 技術卡住了 12 座海外冶煉廠的脖子 —— 之前印尼想倒向美國,中國斷供技術,直接讓他們的生產線停擺了。
市場反應更直接。7 月 1 日中國對印尼不銹鋼發起反傾銷調查,倫敦鎳期貨當天暴漲 8%,特斯拉股價暴跌 5%。華爾街看得明白:美日澳印搞的這個 “礦產聯盟”,沒技術、沒市場、沒產業鏈,就是個 “紙糊的房子”,而中國手里的專利和市場,才是全球供應鏈的 “定價權”。就像《環球時報》說的:“中國用稀土專利讓對手服軟,美國卻用關稅逼盟友站隊,誰高誰低一目了然。”
五、兩份名單,照出霸權的黃昏
現在魯比奧桌上擺著兩份名單:左邊是 9 月訪華團草案,馬斯克的名字打了問號,自己的名字早被紅筆劃掉;右邊是四方礦產倡議簽字頁,日澳印外長的簽名潦草得像隨便畫的。而現實更打臉:日本豐田追加 16 億美元在華建廠,澳大利亞礦企因中國斷供預警股價下跌,歐洲那邊,德國總理為了鋰電合作,在中歐峰會上笑得格外 “真誠”。
這場鬧劇說白了就是:美國想用 “沉默聲明” 掩蓋同盟散架的事實,結果盟友們各顧各的,反被中國市場 “反噬”。中國呢?用專利做盾牌,用開放做長矛,讓那些想圍堵的人成了歷史的背景板。當霸權走到黃昏,最響的不是崩塌的聲音,而是曾經的 “追隨者” 們一個個轉身離開時 —— 那無聲的 “告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