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劉備帶著關(guān)羽、張飛去拜訪水鏡先生司馬徽,本來是去求賢的。司馬徽這人挺有意思,一邊夸諸葛亮"可比姜子牙、張良",轉(zhuǎn)頭出門就仰天大笑,甩下一句:"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這話聽起來矛盾得很——你剛把諸葛亮夸上天,轉(zhuǎn)頭就說他生不逢時?這事兒得掰扯掰扯。
一、劉備真是"明主"嗎?
劉備這人吧,在當(dāng)時算是個"潛力股"。你想啊,曹操那邊謀士扎堆,荀彧、郭嘉、賈詡哪個不是人精?諸葛亮去了估計得排隊;孫權(quán)那兒更別提,周瑜、張昭早把位置占得死死的。只有劉備,手下除了關(guān)張倆猛將,正經(jīng)軍師一個沒有。他見誰都鞠躬作揖"先生救我",姿態(tài)低得很。更關(guān)鍵的是,劉備頂著"漢室宗親"的名頭,喊著"興復(fù)漢室"的口號——聽起來多正派!擱今天就是創(chuàng)業(yè)公司CEO,拿著PPT畫大餅:"跟我干,上市后你就是元老!"諸葛亮選他,倒也算眼光毒辣。
不過話說回來,劉備的地盤是真寒酸。當(dāng)時曹操占了大半個北方,孫權(quán)盤踞江東,留給劉備的只剩荊州一小塊地兒,還是劉表手底下?lián)赋鰜淼摹VT葛亮在《隆中對》里規(guī)劃的"荊益二州",聽著挺美,實際操作起來……唉,難啊!
二、"不得其時"到底多要命?
其一,地盤早被瓜分完了。
曹操208年就搞定了北方,孫權(quán)三代經(jīng)營江東根深蒂固。劉備呢?207年才見到諸葛亮,手里兵不過幾千,城就一個新野小縣。諸葛亮再神,也沒法憑空變出糧草兵馬吧?后來占荊州還得靠"借",益州更是硬從同宗劉璋手里搶的——就這還被人罵"假仁義"。
其二,對手全是硬茬兒。
曹操多狠一人啊!官渡之戰(zhàn)滅袁紹,挾天子令諸侯,帳下謀士如云。孫權(quán)更是個老狐貍,赤壁之戰(zhàn)和周瑜聯(lián)手把曹操燒得灰頭土臉,轉(zhuǎn)頭又和劉備翻臉搶荊州。諸葛亮后來北伐,司馬懿縮在城里死活不打架,活活把他耗死在五丈原——這種對手,簡直油鹽不進!
其三,門閥世家早把路堵死了。
漢末那會兒,當(dāng)官全靠"拼爹"。潁川荀氏、河內(nèi)司馬氏、江東四大家族(顧陸朱張),朝堂上全是這幫人互相聯(lián)姻。諸葛亮啥出身?瑯琊小地主,放今天算"小鎮(zhèn)做題家"。他寫得動《出師表》,卻撕不破門閥的網(wǎng)。后來曹丕搞九品中正制,更是把寒門的路徹底焊死。司馬徽那句"不得其時",恐怕早看透了這點:漢室?早被蛀空了!
三、司馬徽的笑是苦笑啊
有人覺得司馬徽說話前后矛盾,其實不然。他推薦諸葛亮是真惜才——"這小伙自比管仲樂毅?我看行!"但出門大笑是笑世道:"你孔明再牛,能跟天下大勢掰手腕嗎?"就像今天你對學(xué)霸說:"你清北的料,可惜出生在高考大省。"
后來的一切也印證了這話。諸葛亮六出祁山,次次因糧草不繼退兵;上方谷一場雨澆滅燒死司馬懿的火;甚至死后蜀漢立馬被世家大族架空(譙周這幫人直接勸劉禪投降)。你說他"得其主"?劉備確實信他;可"時運"呢?曹操沒內(nèi)亂,孫權(quán)沒昏君,連老天爺都站對面!
后世總夸諸葛亮"多智近妖",可司馬徽早看透了他的悲劇內(nèi)核:在門閥崛起的年代,一個寒門謀士縱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遇上明主卻撞上王朝末路。這大概就是歷史的吊詭——個人才能在天時面前,終究渺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