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亮劍》那幫老伙計又湊一塊兒拍短劇了?何政軍、江水、楊清文這幾位在《山河回響》里聚首的消息一放出來,網(wǎng)上直接炸鍋。大家一邊搓手期待,一邊又忍不住嘀咕:這陣容能復(fù)刻當年的熱血神作嗎?可多數(shù)人心里直搖頭——想超越《亮劍》?難,太難了。
瞧瞧《山河回響》的設(shè)定,玩的是“跨時空守護”,講兩代青年靠電臺對話聯(lián)手護國的故事。江水在朋友圈和抖音上沒少吆喝,又是發(fā)劇照又是拉何政軍搞“回憶殺”,感慨自打拍完《亮劍》,一晃都21年沒見了。宣傳陣仗拉得挺足,可觀眾買不買賬?大伙兒心里都懸著個大問號。
為啥大伙兒對超越《亮劍》這事兒這么沒信心?咱得先嘮嘮《亮劍》到底牛在哪兒。當年那劇節(jié)奏快得像開了倍速,平安縣城攻堅戰(zhàn)、野狼峪白刃戰(zhàn),場場讓人手心冒汗。人物更是絕了——李云龍滿嘴糙話卻重情重義,趙剛文縐縐的骨子里硬氣十足,楚云飛傲氣里藏著俠骨柔腸,個個鮮活得像能從屏幕里蹦出來。更別說那些細節(jié):八路軍軍裝上的補丁、戰(zhàn)場硝煙裹著的塵土,真實得能嗆著人。最絕的是“亮劍精神”,那股“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勁兒,早刻進觀眾DNA里了。
反觀《山河回響》,微短劇的先天短板擺在那兒:一集才幾分鐘,完整故事都未必捋得順,更別提像《亮劍》那樣細磨人物弧光和戰(zhàn)爭厚度了。雖說原班人馬撐場子,可缺了李幼斌這“靈魂人物”,總像少了主心骨。有觀眾暗戳戳猜測:李幼斌不參演,八成是瞧不上劇本或制作——畢竟他演活李云龍,靠的就是對角色的死磕勁兒,寧可不接也不愿砸招牌。
其實這波“情懷殺”早有苗頭。2020年《亮劍》班底就拍過明朝抗倭題材的《炮手燃魂》,何政軍、戰(zhàn)衛(wèi)華、江水全上了陣。更重磅的是今年李幼斌親自帶隊,拉上張光北、何政軍、梁林琳等老戰(zhàn)友,和導(dǎo)演陳健二搭抗戰(zhàn)劇《老字號傳奇》。這回李幼斌化身酒坊老板康德慶,梁林琳演苦命老板娘,故事聚焦戰(zhàn)火中小人物的家國抉擇,被業(yè)內(nèi)寄予厚望。相比之下,《山河回響》的微短劇體量,更像一道“情懷快餐”。
服化道也露了怯。目前曝光的片段里,女演員衣服嶄新得能反光,造型和年代感八竿子打不著,“懸浮感”撲面而來。當年《亮劍》靠土槍破襖贏得的真實感,在這兒被精致布景消解了大半。
不過話說回來,《山河回響》的“跨時空對話”創(chuàng)意倒顯出幾分勇氣。用電臺勾連兩代青年的設(shè)定,比硬炒冷飯多了點新意。只是影視圈向來殘酷——創(chuàng)新只是敲門磚,劇本、制作、演技這三板斧缺一不可。尤其珠玉在前,觀眾眼睛毒著呢:2022年電影《亮劍:決戰(zhàn)鬼哭谷》號稱“原班人馬”,張光北、由力全回歸了,可李幼斌換成李夢男,結(jié)果被批“模仿痕跡太重”,連喊“開炮”都在復(fù)刻李幼斌神態(tài)。
說到底,觀眾對《亮劍》IP的執(zhí)念,早超出劇作本身。它承載著對硬核抗戰(zhàn)敘事的渴望,對“臟兮兮真實”的審美堅持,更是對粗制濫造神劇的反噬——想想《雷霆戰(zhàn)將》里打發(fā)膠穿西裝的“八路軍”,豆瓣2.2分的慘劇還歷歷在目。《山河回響》想突圍,光靠演員情懷遠遠不夠。
現(xiàn)在壓力全給到《山河回響》這邊了。8月上線后,它要么成為微短劇賽道的“破壁者”,證明小體量也能講好硬核故事;要么淪為又一場“情懷消耗戰(zhàn)”。至于李幼斌押寶的《老字號傳奇》,倒可能接過真正的“亮劍精神”火炬——用扎實劇本和戲骨演技,在年代劇里再劈出一條血路。畢竟經(jīng)典這玩意兒,從來不是靠復(fù)制黏貼就能續(xù)命的。
內(nèi)容和圖片都是從互聯(lián)網(wǎng)上收集的,如果有涉及侵權(quán),或者引起大家的不滿,請聯(lián)系我,我一定及時刪除,謝謝大家了!
~~~///(^v^)\\\~~~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