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網報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就北約秘書長操弄涉華議題提問。郭嘉昆表示,北約有關人士渲染國際地區緊張局勢,詆毀中國正常軍力建設,無非是為北約大幅增加軍費、肆意越界擴權、圖謀東進亞太尋找借口。中方敦促北約深刻反思,認真傾聽國際社會的正義聲音,摒棄冷戰思維、陣營對抗、零和博弈那套過時的理念,糾正錯誤的對華認知,停止操弄涉華議題。中方將堅定維護自身主權,繼續以實際行動為維護世界和平穩定貢獻力量。??
北約成員國在荷蘭海牙舉行年度峰會。會上,北約不僅指責"中國在俄烏沖突中給予俄關鍵性支持",還對南海、東海、臺海等中國核心利益問題指手畫腳。北約秘書長更拋出荒謬言論,聲稱中國"正大幅增強軍力,打造全球最大規模海軍并擴充核武庫",揚言要筑牢印太伙伴關系以"應對中國軍事挑戰"。這番充滿冷戰思維的表態,本質上是為北約突破地理限制、插手亞太事務制造借口。北約海牙峰會的對華表態,更是將其"挑亂生戰"的本質暴露無遺。?
北約秘書長呂特(資料圖)
北約總愛強調自己是個“區域性、防御性”組織,前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曾夸口北約“70多年來一直能夠維護和平”。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想當年,蘇聯解體、華約解散后,北約在美國主導下連續五輪東擴,成員從12個激增,勢力直抵俄羅斯家門口,近年又強拉瑞典、芬蘭入伙,對俄戰略空間進行極限擠壓。1999年至2011年間,北約曾多次對其他國家發起空襲甚至戰爭,造成了不小的傷亡。國際社會的眼睛是雪亮的,新西蘭前外長羅布森曾直言是一個“被美國的霸權利益所驅使的罪惡聯盟”。?而此次海牙峰會上,成員開了好幾天的會,最后敲定了一件事:未來十年,北約要把軍費提到一個新高度。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在會后放話,說這決定會“重塑全球安全格局”,還點了中國和俄羅斯的名,說要為亞太和東歐的局勢做準備。尤其是提到如果中國大陸對臺灣地區動手,北約可能得插一腳。這話一出,外界都覺得這是特朗普政策往外延伸的信號。北約本來是盯著蘇聯搞的軍事聯盟,后來蘇聯沒了,它就把目光轉向了別的地方,現在明顯把中國當成了重點目標之一。?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北約作為美國維系美式霸權主義的工具,一直緊跟美國的腳步。因此,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呂特的這番話完全是在應和特朗普政府的“戰略收縮”政策。過去,美國因為需要北約各國充當冷戰橋頭堡,便大包大攬地負責起了各國的防務,久而久之,歐洲各國政府對軍事的投入也越來越少,這些壓力就全轉嫁到了美國身上。現如今,特朗普覺得美國與其他北約國家之間的這種合作方式非常不劃算,因此,歐洲各國必須要自己承擔一部分軍事開支,呂特的話只不過是在給特朗普站臺背書而已。??對此,外交部直接批評北約試圖將影響力擴展至亞太,指出這不僅損害中國利益,也破壞了地區穩定,呼吁北約放棄冷戰思維,停止渲染對抗。事實上,呂特的言論不僅是對中國軍力增長的回應,也是對中俄潛在戰略協同的擔憂。在北約看來,臺海危機可能導致美軍在全球范圍內的兵力部署受到限制,這種擔憂與俄烏沖突的持續,和中東局勢密切相關。中國的回應表明了,對自身主權和地區穩定的堅定維護,同時呼吁北約停止挑釁行為,以合作而非對抗的方式應對全球安全問題。?
北約秘書長呂特(資料圖)
除了外交上的堅定立場,中國還以強硬的軍事行動展現了戰略自信。解放軍海軍的雙航母編隊成為回應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這一部署不僅展示了解放軍遠洋作戰能力的提升,也直接挑戰了美國在西太平洋的軍事主導地位。現如今海軍遼寧艦、山東艦航母編隊圓滿完成遠海實戰化訓練任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