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華鄉鎮村干部和醫務人員持續接力救治孕婦。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王瑞欣
“我老婆和娃兒都平平安安的,多虧了你們醫生和護士!謝謝……”7月2日,在貴州省榕江縣婦幼保健院溫暖明亮的產科病房里,興華鄉高排村的余老九緊緊握著妻子的手,望著襁褓中熟睡的嬰兒,這個樸實的漢子眼眶通紅,聲音哽咽,一遍遍重復著感謝。就在幾天前那個暴雨如注的夜晚,一場驚心動魄的生命接力,將他們一家從絕望的邊緣拉了回來。
時間回溯到6月27日。持續的強降雨再次襲擊榕江,山洪咆哮,道路損毀嚴重。當晚10點,興華鄉高排村懷孕38周的楊女士突感臨產陣痛。丈夫余老九心急火燎地收拾東西準備送醫,但通往醫院的道路被山洪和塌方泥石阻斷的消息讓余老九慌了神!“路沒了,咋辦?娃兒要出來了!”余老九穩了穩心神,雙手顫抖著撥通了鄉衛生院的電話……
持續接力安全轉移
接到余老九的電話,興華鄉衛生院立即組織醫護人員帶上必需的產檢設備、急救藥品和擔架向高排村出發。與此同時,得到消息的榕江縣婦幼保健院派出一支由產科骨干組成的救援團隊駕駛救護車,火速從縣城趕往興華鄉。
從鄉里到高排村的路,平日里就不好走,暴雨沖刷后,更是舉步維艱。“山上的石頭隨時可能滾下來,路又陡又滑。”參與救援的興華鄉衛生院一名女醫生事后回憶,路上,雨水糊住了眼鏡,腳下是沒過腳踝的泥漿和硌腳的亂石。“當時心里也怕,但一想到村里有即將臨盆的孕婦在等著,就顧不上那么多了!”
當鄉衛生院的“先頭部隊”抵達余老九家時,楊女士的情況已十分緊急。沒有絲毫耽擱,救援人員迅速評估,決定立即用擔架將其轉運出去。幾名醫護人員和聞訊趕來的鎮村干部合力抬起擔架在泥濘中跋涉,狹窄濕滑的村道加上持續的降雨,讓每一步都異常艱難。腳下打滑,眾人就互相攙扶;遇到陡坎,前面的人就半跪著用肩膀死死頂住擔架,后面的人則奮力托舉……
28日半夜兩點,楊女士在興華鄉被安全轉移至前來接應的救護車后,立即趕往榕江縣婦幼保健院。
舉措得當母子平安
早上8點,一聲清亮有力的嬰兒啼哭讓所有人都安了心。當護士將包裹好的小生命抱到疲憊卻欣喜萬分的楊女士面前時,這名歷經艱險的母親流下了淚水。
一直守候在產房外的余老九,懸著的心終于落了地,這個不善言辭的漢子,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在這種極端天氣和路況下,經過多人接力救援,孩子能夠平安降生,真的太難得了,孩子是大家用命拼出來的奇跡!”榕江縣婦幼保健院產科主任劉昌蓮感慨,看著母嬰平安,所有參與救援的醫護人員都覺得,那一夜的辛苦和冒險,值了!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榕江縣人民醫院在此次洪災中受損嚴重。為確保孕產婦和新生兒的絕對安全,榕江縣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將縣婦幼保健院設為臨時救治中心,構筑起一道堅實的生命防線。
“電力就是生命線!我們優先保障產房、手術室、新生兒科的電力供給。”縣婦幼保健院黨委書記朱定說,一旦市電中斷,應急發電機會立刻啟動,確保關鍵設備不停電運轉。在省、州衛健部門調度下,黔東南州人民醫院、貴醫大二附院、榕江縣人民醫院的產科、兒科精兵強將火速集結,組成24小時值守的支援專家應急小組。“我們在這里就是要提前評估風險,做好萬全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黔東南州人民醫院產科副主任醫師范希莉說,他們不僅進行技術支援,更給焦急的孕產婦和家屬吃下了“定心丸”。據統計,6月24日至30日,臨時中心已收治孕產婦60人、新生兒15人,向上級醫院安全轉診8人次。
窗外,洪水漸退,清淤工作正在有序進行。而在榕江縣婦幼保健院這間小小的病房里,新生命的啼哭,如同穿透陰云的陽光,帶來了最溫暖、最堅韌的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