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960年之后,開國大將徐海東的身體似乎比起早些年好轉了不少。于是徐海東主動提出要做些工作,而中央軍委也很快給他安排了一個工作。
這個工作,就是主持編寫紅軍第25軍戰史。作為25軍的老人,讓徐海東來主持編寫是再合適不過了。徐海東也非常激動的領了這個任務。
別看徐海東激動,但其實剛開始的時候徐海東還挺“抗拒”呢。而抗拒的原因不是因為徐海東不愿意,而是他覺得自己干不了這個工作。
畢竟徐海東一直是率部打仗的將,不是舞文弄墨的人,所以徐海東覺得自己勝任不了這個工作。但是組織上信任,徐海東就也不說什么了。
很快,編委成立了。徐海東上任主任委員后,又是開會,又是單獨接見委員們。大家反復細致地回憶著紅25軍的歷史,想到什么就趕快用筆記錄下來。
在徐海東的指示下,戰例圖首先繪制出來,關于許多鮮為人知的過往也都記錄下來。徐海東病了這些年,卻依然耳聰目明,這讓大家感到無比的敬佩。
編寫戰史是很艱難的。勝利的過程復雜多變,失敗的戰斗更是難寫難說。如何實事求是?如何細致描述?這絕對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
所以徐海東是非常緊張的,他一定要將這部戰史寫成最正規最令人感到滿意的作品。隨后,徐海東下達了3條指示:
第一條指示:一定要寫黨的領導;
第二條指示:一定要多寫人民群眾的幫助;
第三條指示:一定要少寫關于他個人的事情;
有的人編寫戰史,習慣于將自己的功勞和所做的事情再“提上”一個臺階,這樣有失公允和真相。徐海東非常明白這一點,所以專門提出一定不要虛無。
自從工作后,徐海東就開始忙碌了。有時候夜晚明明都睡下了,但是想到什么歷史的時候,徐海東就要立刻把孩子或者秘書叫起來,讓他們幫助記錄。
白天更是不用多說,完全是閑不下來的。自從編寫戰史以來,徐海東幾乎是沒有睡過好覺的。和大家的談話次數,簡直多到無法統計具體數值。
徐海東的兒子是個很孝順的孩子,看到爸爸為了編寫戰史廢寢忘食,內心是非常擔憂的。于是兒子也勸爸爸:
“總是戰史戰爭,現在又不打仗,不必那么緊張呀。”
聽到兒子這樣說,徐海東很是生氣。雖然現在確實是和平年代不打仗,但是絕對不意味著可以放松。編寫戰史看上去只是動一動筆桿子,但這就是在打仗。
接著徐海東也為兒子講述編寫戰史的重要性。要是把戰史寫出來,它會成為應付未來戰爭的法寶。寫戰史可以說就是在打仗。
聽到爸爸這樣說,兒子也明白。但是爸爸實在太著急了,戰時又沒有時間限制,干嘛這么著急,還是要注意身體嘛,又不是明天交稿。
孩子對自己的關心,徐海東的心里是很清楚的。徐海東對于孝順的兒子很是高興,幽默地和孩子說道:
“你這是子教三娘哩!”
不管孩子怎么說,徐海東還是堅持要盡快編寫戰史。其實說到底,徐海東知道自己的身體不好,擔心可能隨時發生意外。所以想要利用有限的時間多做些事情。
可是正如孩子所擔心的一樣,太過著急了,是真的會出問題的。在1962年這一年,徐海東便因為工作太累而累病了。
白天的時候還好,可是到了晚上后,徐海東覺得自己一直在咳嗽,怎么也停不下來。慢慢地,徐海東覺得自己呼吸開始困難。突然,徐海東昏迷暈厥了。
這是老毛病又犯了,徐海東的妻子周東屏也很是擔憂,趕快把醫生喊來家中進行救治。醫生也趕快為老將軍打針吃藥,可就是醒不過來,一直在昏迷狀態中。
終于,到了第9天的時候,徐海東才終于清醒了過來。在醒來后,徐海東看到大家都圍在他的床前,于是也好奇的詢問大家:
“這是怎么回事?”
為了不讓老將軍心情緊張,所以醫生立馬解釋老將軍只是太累了,沒什么事情,大家都只是來看看老將軍的。大家沒有把徐海東昏迷9天的事情告訴他。
只是徐海東雖然身在病中,卻是心明眼亮的很,很快就知道自己發生了什么。于是徐海東也握住妻子的手安慰妻子,不要擔憂,他還沒完成戰史呢,不會死的。
聽到丈夫都病成這樣了,還在說戰史的事情。擔憂的周東屏也有些生氣了,嘆了一口氣后和丈夫大聲的說道:
“你看你,還想著你的戰史,都是寫它累的。什么戰史,我看是‘戰死’。”
聽到妻子對自己的工作評價了“戰死”2個字,徐海東也有些不高興了。但是他心里明白,妻子只是太擔心自己了。但是徐海東還是有些生氣地說道:
“怎么能這樣說?是我的身體不爭氣嘛。”
自從身體好轉以后,像這次這樣昏迷暈厥還是第一次。所以醫生們也開會討論,思考老將軍這一次犯病的真實原因。但是都沒商量出來一個定論。
為了讓徐海東的身體得到一些營養,于是管理部門想辦法從內蒙古草原弄來一些黃羊肉。但是徐海東卻不肯吃,因為當時條件還比較艱難,毛主席都不吃肉,他也不能吃。
因為補充不上營養再加上病情一直沒控制住,所以徐海東的身體越來越差。在醫生的建議下,決定給徐海東上氧氣,輔助徐海東呼吸。
盡管已經上了氧氣,但是徐海東還是比較樂觀的。在治療的時候,徐海東一邊拖著氧氣管,一邊和醫生開玩笑:
“你們又給了我一個常規新式武器,挺好的東西呢!”
看到老將軍依然這么樂觀,醫生們的心里自然是高興的,因為這樣代表著老將軍對治療有信心。但是醫生們明白,他們真的沒有辦法了。
尤其徐海東的妻子周東屏同志,也是一位專業的醫護人員,她知道一個病人長期依靠氧氣生活,這意味著就是在維持生命了,隨時可能都會發生意外。
可是這樣的真相,周東屏怎么能和丈夫說呢?所以周東屏在丈夫面前也只能樂觀一點,安慰丈夫一定要好好養病,早點把氧氣給摘下來。
聽到妻子這樣說,徐海東也安慰的表示上氧氣沒關系的,又不是鴉片煙。聽到丈夫還在幽默地開玩笑安慰自己,周東屏的心里真是難受極了。
治療的時間一天天過去了,轉眼間半年過去了。徐海東一直接受治療,再沒能康復起來再去工作。這也讓徐海東意識到了自己怕是時日無多了。
于是身體稍微好一點,徐海東就開始工作。不讓外出工作,他就在病床上工作。他要利用一切有限的時間繼續他未完成的戰史工作。
在精神尚可的時候,徐海東就會把工作人員喊來醫院說話,詢問大家的進度怎么樣?然后再交流戰史的工作進度到底該如何加快速度。
周東屏不止一次的勸丈夫不要再工作了,可是依然拗不過丈夫。無奈,周東屏只能盡力保障丈夫的健康,讓他早點做完工作早點休息。周東屏,多么希望丈夫能夠盡快好起來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