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廣汽豐田鉑智3X高調上市。官方宣布:一小時內訂單突破10000臺,上市當月大定數量超1.5萬,讓不少媒體和用戶驚呼“豐田終于開竅了”。
但時隔僅三個月后,鉑智3X被真實的銷量數據狠狠打臉:4月銷量6727輛,5月驟降至4344輛,環比暴跌35.42%,在SUV銷量榜上從41位滑落至74位。
從“最強合資純電SUV”到現在陷入銷量困境,鉑智3X究竟怎么了?
到底是不是換殼車?
其實對比不難發現,鉑智3X與廣汽埃安V霸王龍共享同一純電平臺,車身尺寸非常接近、三電系統如出一轍,核心部件的高度重疊,讓人不得不懷疑,鉑智3X會不會就是“換殼車”?
對于消費者來說,當意識到自己購買的豐田電動車實質是“貼標埃安”時,合資品牌的身份就成了“遮羞布”。
重點是,換殼之后,鉑智3X還減配了。
雖然從售價上來看,鉑智3X的起售價只有10.98萬,比埃安V霸王龍便宜了2萬,但鉑智3X在續航也同步縮水了,入門版CLTC續航430km,而埃安V霸王龍入門即為520km,頂配車型610km續航也要比埃安V霸王龍的750km少了140km。
另一方面,鉑智3X充電效率同樣落后,快充時間24分鐘(30%-80%),比埃安V霸王龍的18分鐘還要長,并且鉑智3X用的是后扭力梁,要知道國產同價位車型中,無論是零跑B10還是比亞迪元(參數丨圖片)UP早就換成了多連桿后懸架,這么一對比,在一些關鍵參數和配置上,鉑智3X減配了不少。
“最強合資智駕”泡沫破裂
還記得剛上市時,鉑智3X號稱“合資智駕天花板””。14.98萬元就能買到帶有激光雷達的鉑智3X,確實從硬件上來看,無論是激光雷達,還是搭載的Momenta 5.0系統,鉑智3X在智能化上的表現都比較亮眼。
但很不走運的是,就在一個月后,零跑B10激光雷達版就以11.98萬元的價格上市了,比鉑智3X便宜整整3萬元。不僅有128線程的激光雷達(鉑智3X為126線程)、還多了8295(鉑智3X為8155)芯片和代客泊車、哨兵模式等更多實用的功能。
所以從技術層面上來說,鉑智3X此前的智駕優勢和價格優勢在零跑B10推出后,僅僅一個月時間,就完全崩塌了。
產品力硬傷暴露
雖然10.98萬元的起售價極具迷惑性,但細看配置表不難發現,豐田的老毛病又出現了,那就是配置極低。入門版連L2級輔助駕駛系統、定速巡航都沒有,中低配車型缺失天窗、手機無線充電、后視鏡加熱/折疊等基礎配置,更離譜的是方向盤還是塑料材質,座椅還用織物包裹。
都2025年了,豐田純電車卻依然存在“入門即丐版”的問題,這就導致豐田鉑智3X乍一看很有吸引力,但深入了解后讓人愈發提不起興趣。
另外鉑智3X全系7款車型形成了復雜的套娃陣列,520 Pro智駕版雖有激光雷達卻缺少電動尾門,610 Max長續航版反而不帶智駕系統。這種人為制造的配置斷層,倒逼著客戶只能二選一,很明顯,這種車型配置非常不合理。
總結:
整體來看,鉑智3X之所以銷量下滑,還是傳統合資車企把電動化想的太簡單了,想要借殼造車卻還在犯減配的老毛病,高舉高打智駕最后被國產車以更狠的價格反殺,用燃油車思維定義電動化體驗,而忽視了用戶對基礎配置的剛需。
不過對廣汽豐田來說,鉑智3X本來就是用來救急的,練手的,是個過渡品,銷量不能持續對他們來說應該也是預料之中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