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米安-利拉德兩年1.13億美元超級頂薪,雄鹿五年分期付款的方式買斷,創紀錄的買斷合同價驚動NBA圈。雄鹿騰出空間繼續圍繞“字母哥”阿德托昆博沖擊總冠軍,利拉德揣著全額薪水,成了自由身,想去哪都行。
利拉德一句“想回家,想回波特蘭,想回開拓者”,立時引來各方猜想,畢竟,他的家人、他的根兒都在那里。
開拓者球迷耳朵豎起來了,這位曾經的球隊圖騰,效力11載的隊魂,真的要回來譜寫“游子歸鄉”的溫情戲碼?開拓者跟隊記者的球迷問答里,這問題都快被問爆了:底薪就能簽回利拉德,為什么不?開拓者更衣室也需要老將。
利拉德本來就想在波特蘭康復養傷,要是能跟霍勒迪一起回來,這畫面太美。讓利拉德帶帶年輕人,重現季后賽榮光,完美謝幕。
這念想,猛一聽確實勾人。
想想開拓者隊史上那些令人心碎時刻:送走“滑翔機”德雷克斯勒,目送比爾-沃爾頓離開,阿爾德里奇交易去馬刺的故事,以及兩年前利拉德遠走密爾沃基。開拓者隊史上,有些傳奇巨星最終也沒能“回家”,若能彌補利拉德這一份遺憾,故事性拉滿,球迷也買賬。
更何況,利拉德和波特蘭當地的聯系,比德雷克斯勒和比爾-沃頓那兩位前輩綁得還深。利拉德回開拓者這劇本,誰看了不說一聲情懷滿分?
可惜,現實這盆冷水,往往澆得透心涼,開拓者早就已經對利拉德告別,徹底打開了全新的建隊大門,2025年首輪第16順位選中楊瀚森,頭也不回堅定往前走。選中楊瀚森,開拓者就下定耐心蟄伏兩三年的決心。
看看開拓者這個夏天的動作:送走安芬尼-西蒙斯,買斷艾頓的大合同,攜手楊瀚森登上體育頭版頭條,連球隊本身都在掛牌出售……這一套組合拳下來,意思再明白不過,這支開拓者,油門已經踩死,奔著徹底重建去了,過去那些猶猶豫豫、裝模作樣的日子,翻篇了。
球隊正在一條全新的路上狂奔,頭都不帶回的。
那么,利拉德這張舊船票,還登得上開拓者這艘已經掉轉航向的新船嗎?或者說,他這塊昔日完美的“榫頭”,還插得進如今開拓者這塊已經變了形狀的“卯眼”嗎?
答案當然是不能,利拉德那斷裂的跟腱,跟不上楊瀚森、克林根和亨德森這些年輕人的步伐了。就連更衣室、球場上帶年輕球員這活兒,開拓者管理層都找到更合適的霍勒迪了。
具體來說,開拓者大門對利拉德關閉的原因至少有四點:
首先,利拉德身體這關就是座大山。跟腱撕裂,未來一年基本就交代給康復了。你說他想在波特蘭恢復養傷,開拓者這個人情面子還是會給,也能提供,離家近也是便利。但仔細琢磨,真要圖康復效果最大化,利拉德找個頂級私教,完全按自己節奏和家庭需求來更合適。沒人催進度,訓練不被打斷,狀態調整好了再找下家,更從容。
退一萬步,就算利拉德真能回來,35歲加上一條重傷過的腿,還能剩幾成功力無人知曉??纯蠢略谛勐箓澳菙祿簣鼍?5分,防守端幾乎成漏勺。這離他在波特蘭呼風喚雨、動輒30+、32+的巔峰,差了不止一個檔次。傷愈后只會更難。
更關鍵的是,這支開拓者的“氣質”和“打法”,跟利拉德早已是兩路人。開拓者現在年輕化,主打一個快節奏攻防。未來戰術體系攻防兩端,那就是照著楊瀚森作為核心去搭建,楊瀚森是照著約基奇的路子培養的,得持球當戰術發起點。
利拉德呢?巔峰期就不是打快、打無球的類型,更習慣長時間控球在手,運過半場找機會單打或扔三分。你讓比盧普斯教練在場邊吼“快推快推”,利拉德大概率還在原地運球找節奏呢。比盧普斯本來就不太感冒利拉德這種打法,之前讓努爾基奇在弧頂發牌,讓利拉德打無球就失敗。更別提利拉德這種粘球屬性,跟需要球權運轉的楊瀚森,兼容性近乎災難。防守端,來個更慢、更老、防守意愿可能還下滑的利拉德,畫面不敢想。
開拓者后場臃腫也是個死結。假設利拉德回來,開拓者首發也難安排,總冠軍后衛霍勒迪要位置,重點培養的年輕后衛亨德森也要時間。后場擠仨都渴望大量球權的控衛,沒一個能正經打分衛??傆腥艘浒宓?,坐久了,更衣室早晚有怨氣。一旦利拉德出場時間受限,數據下滑,防守和快攻又幫不上忙,他就不再試那個球迷心中的領袖和門面。領袖氣質這東西,得有實力打底才行。當不了場上那個“引力中心”,光靠嘴皮子給建議,分量差遠了。
更別忘了,當年分手時,裂痕猶在。兩個賽季前,利拉德主動拍桌子要走。開拓者成全了他,但沒送他去心儀的邁阿密。他那場深情的告別演說,謝遍了波特蘭的老熟人,唯獨漏了總經理克羅寧。巧了,克羅寧現在還坐在那個位置上呢。你說雙方心里真沒一點疙瘩?是利拉德渴望擁抱管理層,還是管理層真心想請他回來?又或者,大家心照不宣,“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對誰都好。
利拉德回開拓者,這事兒就不該做,不能做,我看也絕不會做。
除非是未來某一天,利拉德真想落葉歸根,簽個象征性的一天或者短約,搞個退役巡演,那沒問題,溫情收尾。但現在,哪怕只是底薪,想讓他回來“嚴肅”地打球、帶隊伍,那就是硬要把方榫頭往圓卯眼里塞,不僅塞不進去,搞不好還得崩壞兩塊好料,妨礙楊瀚森這樣的年輕球員的培養、成長計劃。利拉德這塊“榫頭”太大太沉,承載的期望也太重,和開拓者現在正在重新雕琢的“卯眼”,早已嚴絲合縫地對不上了。
偉大的故事,有時就該讓它停在最高潮的句點。強行拍續集往往狗尾續貂。想想看,大家能接受《星球大戰》新三部曲里馬克-哈米爾回來演天行者盧克,露個臉,砍砍樹,教訓下后輩,這是情懷。但你要讓老盧克再坐進X翼戰機,扛起主角大旗,花兩小時去炸死星,觀眾就算沖著情懷買了票,心里也得罵娘。
時代變了,英雄遲暮,硬上只會露怯,更是狗尾續貂。
利拉德在波特蘭寫下的,就是一部“一生一次”的孤膽英雄傳奇。從2012年那個青澀新秀,扛著球隊走出泥潭,一步步登上全明星殿堂,每一個腳印都閃著光。這份記憶,獨一無二,無法復制。哪怕續寫的筆握在2025年的利拉德自己手里,也注定寫不出當年的華章。
?時間不等人,球隊的車輪滾滾向前。對利拉德,對波特蘭的球迷,最好的選擇都是,向前看。利拉德職業生涯的尾巴,應該留給一支真正有實力沖擊冠軍的隊伍發光發熱,而不是勉強擠進一支更衣室氛圍、戰術體系都已面目全非的開拓者。那里有他的家,但玫瑰花園球館的戰場,早已換了人間。
對利拉德而言,想回開拓者,對不起,楊瀚森時代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