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世衛組織在聯合國會議上掏出了一項“3by35”倡議,要求各國在10年內把煙草、酒精和含糖飲料價格提高至少50%——有數據顯示,全球每年1100萬人死于這三類產品相關的疾病。
這波操作把所有人整懵了:“說好的為健康操碎心,咋變成漲價薅羊毛了?”更扎心的是,有網友靈魂反問:“真為健康著想,提議減產不就行了?漲價是個什么意思?”
一、世衛的“3by35”:給煙酒糖貼“價格罰單”
先搞懂啥是“3by35”:到2035年,各國通過健康稅 ,把煙草、酒精、含糖飲料的實際價格抬高50% 。背后的邏輯也很現實——
現有的慢性病快把衛生系統壓垮了:心臟病、癌癥、糖尿病這些“富貴病”,占全球死亡的75%以上,還專挑窮人“下死手”;
政府兜里沒錢了:發展援助砍半,國家債務高到離譜,漲價既能逼大家少買 unhealthy 產品,又能給政府“回血”。
漲價50%,未來50年能少死5000萬人 (相當于半個日本人口)。世衛暗戳戳算過賬:煙價漲,年輕人會少抽;含糖飲料貴了,大家可能乖乖喝白水…
二、“為啥不減產?”——資本主義里的“潛規則”
網友不理解的點:“真為健康,直接減產不就完了?為啥非漲價?” 這話戳中了“資本主義的痛處”——
減產=斷人財路:煙草、酒精、含糖飲料產業,背后是無數工廠、就業、稅收。比如美國煙草業一年貢獻幾百億稅收,誰敢直接砍產能?
漲價=“溫柔一刀”:既讓消費者“用腳投票”少買(畢竟貴了),又能讓政府躺著收稅(美其名曰“健康稅”)。說白了,在資本主義游戲里,“漲價”比“減產”政治正確多了 (畢竟沒人敢明著和“稅收+就業”作對)。
但這招也有Bug:富人照樣買得起高價煙,窮人可能轉而買更劣質的走私貨(比如假煙、勾兌酒),反而更傷身體…
三、漲價背后的“雙面鏡”:誰受益?誰受傷?
世衛的算盤打得響,但現實比公式復雜:
對富人:煙酒糖漲價50%?無所謂,該抽抽該喝喝;
對窮人:本來就靠便宜煙酒糖“解壓”,漲價后要么咬牙買(更窮),要么換更爛的替代品(更傷身);
對政府:短期賺得盆滿缽滿,長期卻要面對“貧富健康差距拉大”的鍋——畢竟慢性病最狠的,還是窮人。
更魔幻的是 “健康稅”的宿命 :比如 soda tax(含糖飲料稅)在歐美試點時,商家直接把稅加到價格里,最后還是消費者買單… 世衛這波,到底是“逼大家健康”,還是“合法搶錢”?
四、靈魂拷問:健康和錢,真能靠漲價平衡?
世衛的倡議,本質是場 “用市場手段解決公共健康”的實驗 ——但在資本主義里,“漲價”永遠繞不開“階級分化”:富人的健康是選擇題,窮人的健康是生存題。
那么問題來了,你會支持 “漲價50%” (讓市場篩選消費者),還是更希望 “直接減產” (硬剛產業利益)?
信源標注:世界衛生組織新聞稿、《柳葉刀》公共衛生研究報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