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世界變化有多快,看看步行者和雄鹿就明白了,9天前步行者還在總決賽G7和雷霆死磕,印第安納球迷剛剛喊完“印第——安納,邁爾斯·特納那張在主場高呼的畫面還在腦海里沒散,如今轉眼,人沒了,隊也開始拆了,這速度,真讓人感慨什么叫“生意就是生意,什么叫NBA的現實與冷酷。
其實步行者和特納的分手,表面上看是合同談崩,實際上背后的變化太多,最直接的導火索就是哈利伯頓的受傷,總決賽G7剛開場就倒下,賽季報銷,甚至可能整個2025-26賽季都看不到他,步行者高層的算盤也瞬間變了,原本球隊因為季后賽一路殺進總決賽,愿意突破歷史,甚至都準備繳奢侈稅留人,畢竟特納10年老臣,剛剛成為隊史季后賽封蓋王,這種情懷,在印第安納這種小球市其實挺難得,但現實是,哈利伯頓一傷,管理層直接“擺爛預期,續約條件立馬縮水,3年6000萬的報價一出,特納和他的團隊根本沒怎么猶豫,直接轉身投奔了開出4年1.07億的雄鹿。
你說步行者現實嗎,也確實現實,數據不會說謊,特納決賽后5場場均8.6分3.6籃板1.4封蓋,命中率30.8%,三分18中3,說實話,這表現確實讓人猶豫要不要為他打破隊史傳統為他開大合同,尤其主將哈利伯頓還不在,而且未來一兩年戰績預期直接拉低,步行者選擇“及時止損,其實也能理解,但球迷心里難免不舒服,畢竟一邊才剛“點贊老臣為球隊拼到最后,一邊9天后人直接沒了,這切換太快,情緒很難不跟著波動。
再看雄鹿這邊,操作可以說比印第安納還狠,利拉德剛來一年多,原本是用來安撫字母哥的,眼看跟腱重傷、下賽季基本報銷,管理層直接一刀切,買斷剩余2年1.13億合同,分5年延期支付,年年賬面多出2200萬“死錢,就為了騰空間能簽下特納,這筆操作歷史罕見,ESPN薪資專家直接說是NBA史上最大額度的延遲支付買斷,這波不是簡單的“丟車保帥,而是“直接拆橋,也算是對“生意無情的極致演繹。
問題來了,雄鹿這么操作,值嗎,站在管理層視角,利拉德35歲,剛剛大傷,等他復出指不定還行不行,與其再冒5800萬的風險,不如趁字母哥還愿意留下,趕緊補強拼一波,特納和字母的搭配,數據和比賽畫面都能說服人,上一輪季后賽,洛佩茲被步行者打得狼狽,場均5分1.6板,特納16.8分4.8板2.2帽,攻防兩端都比老大洛有優勢,年齡也擺在那,雄鹿管理層賭的是眼前和未來兩年,利拉德成了犧牲品,說白了,這就是NBA的“優勝劣汰,人情和情懷在工資帽面前,基本全是浮云。
特納自己其實也沒什么好糾結的,雄鹿4年1.07億,第四年球員選項,還帶交易保證金,這種合同放在市場上,能拿到的球員也沒幾個,印第安納的情懷,終究敵不過現實的支票,能怪他嗎,作為一個職業球員,打了10年,門禁卡都磨掉漆了,最后還是因為錢和前途說再見,這種劇情,換誰都得感嘆一句“江湖還是那個江湖,兄弟情義敵不過合同數字。
其實步行者和雄鹿的操作,本質上反映的還是NBA現在越來越“冷靜的管理邏輯,步行者沒了哈利伯頓,立刻評估未來三年競爭力,果斷不再打感情牌,雄鹿則是為了字母哥,不惜一切代價補強,哪怕要背“鐵血買斷利拉德的罵名,說到底,都是圍繞著“冠軍窗口期做判斷,哪怕犧牲明星也無所謂,對于老板和總經理來說,沒有永遠的核心,只有能不能贏球。
再說回來,球迷的情感才是最復雜的,印第安納剛體會過總決賽的高光,短短9天就進入“重建倒計時,特納的離開,讓整個氛圍直接切換到“現實模式,一邊是對老臣的不舍,一邊又只能接受球隊做出的選擇,畢竟籃球是生意,誰都知道,但真到自己主隊拆隊,還是有點“破防,而雄鹿這邊,雖然迎來新援,但利拉德的買斷更像是一場殘酷的提醒,NBA沒有童話,只有賬本和數據,現實就是這么不講情面。
有人說,如果哈利伯頓沒傷,特納還會走嗎,如果利拉德年輕五歲,雄鹿還會買斷他嗎,這些問題沒有答案,或者說答案早就在管理層的算盤里被算清楚了,步行者和雄鹿都在用最現實的方式,為自己的未來下注,只不過這種下注,總是讓人感嘆人情冷暖。
說到底,NBA這個聯盟,從來就不是童話劇場,哪怕一個月前還在為總決賽瘋狂打call,9天后就能直接切換到“生意場,步行者10年老臣一夜被清空,雄鹿一朝揮別超級明星,所有的情懷和感動,到了夏天自由市場開啟,永遠都抵不過一個新的報價,或者一句“管理層決定——這就是NBA,殘酷又真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