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盛夏時節,走進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龍會鄉張家山村,一幅生機盎然的鄉村振興畫卷在群山間鋪展——金燦燦的油葵花海隨風搖曳,與青山綠野相映成趣。這片昔日雜草叢生的撂荒地,如今正通過“特色種植+農旅融合”的創新實踐,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
科技賦能:高海拔種出“致富花”
在平均海拔700米的山區成功培育向日葵并非易事。據了解,龍會鄉農技團隊經過多次試驗,從山東引進了食用、油用及觀賞三大類向日葵品種,最終篩選出適應高海拔氣候的油葵品種。“這種油葵耐寒抗旱,種植過程中無需大規模翻耕或施用化肥,秸稈還能還田改良土壤。”龍會鄉農技人員何勝介紹道。科技支撐讓“向陽而生”的美麗愿景在山區成為現實,也為后續規模化種植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地多收:小油葵撬動“大產業”
油葵的全身都是“寶”——金黃的花海吸引游客紛至沓來,成熟后的花盤可榨出高品質葵花油,秸稈還田又能提升土壤肥力。目前,當地正籌備推出“陽光花海”觀光和“現榨體驗”等農旅項目,延伸產業鏈條,讓“賞花經濟”轉化為持續增收的“產業經濟”。
振興密碼:撂荒地里的“綠色革命”
面對全鄉400余畝撂荒地,龍會鄉近年來持續探索“喚醒沉睡資源”的新路徑。從油菜、大豆等傳統作物到如今的特色油葵,每一次種植結構的調整都是對土地潛力的深度挖掘。“從‘荒’到‘旺’,向日葵是我們撂荒地蛻變的又一次成功探索。”達川區龍會鄉組織委員、宣傳委員黃瑾瑾表示,未來將擴大油葵種植規模,打造特色農業品牌,讓更多群眾共享“綠水青山”帶來的生態紅利。
夕陽西下,游客們在金色花海中流連忘返,村民們在田埂邊暢談明年的種植計劃。這片曾經被遺忘的土地,正通過一朵朵向陽而生的油葵,書寫著“顏值”變“產值”、“資源”變“資本”的鄉村振興新篇章。(尹國勝 唐軍 文/圖 達川區委宣傳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