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正能量
社區里的凡人善舉
總是如微光照亮人心
七旬黨員陳建國:
石景山區煙火巷里的“暖心人”
在石景山區老山街道東里社區,71歲的陳建國是居民口中“閑不住的熱心人”。退休13年,他始終踐行“退休不退志,離崗不離黨”的信念,用行動詮釋雷鋒精神,將溫暖融入社區點滴。
深夜暖人心:他是鄰里的“及時雨”
去年寒冬深夜,86歲的獨居老人家中暖氣突發漏水。凌晨12點,陳建國接到電話后立即起身,冒寒趕到老人家中,一邊聯系熱力公司搶修,一邊清理積水、整理被褥,忙碌至凌晨1點多。次日,他又幫老人晾曬床鋪,直至生活恢復如常。“陳師傅一句話,就能讓人感受到溫暖?!鄙鐓^居民感慨道。
關愛殘疾人:義務理發傳遞溫情
一次偶遇,陳建國發現一位殘疾人艱難步行去理發店,當即承諾“今后理發我包了”。他聯系朋友組成志愿小隊,定期上門為殘疾人理發,一堅持就是數年。每逢佳節,他還帶領黨員走進社區“溫馨家園”,與殘疾學員聯歡互動?!瓣P愛殘疾人是社會責任,更是健康人的義務?!标惤▏f。
△陳建國與殘疾學員共慶佳節
扶起摔倒老人:毫不猶豫的“逆行者”
面對“扶不扶”的道德考驗,陳建國從未猶豫。今年初,他在校門口接外孫時,發現一位85歲老人突發眩暈即將摔倒,立即沖上前攙扶。得知老人獨居且患有心腦血管疾病,他一邊聯系家人,一邊將老人一步步背回五樓家中,汗水浸透衣衫也毫不在意?!翱吹饺擞龅嚼щy,就該果斷相助!”他語氣堅定。
公益路上“老馬”:微光匯聚大愛
退休金本不寬裕,陳建國卻常年省吃儉用投身公益:資助貧困山區學生、為洪災捐款、加入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一對一”幫扶團隊……有人笑他“太傻”,他卻說:“生活簡樸一點,能為孩子們送份關愛,值!”十余年來,他累計幫扶近20名貧困學生,捐贈圖書、愛心包裹超萬元。
雪天鏟冰、雨天清淤、調解鄰里矛盾、幫走失老人回家……一樁樁“小事”串聯起陳建國的退休生活。面對閑言碎語,他淡然回應:“不管別人說什么,對的事就要堅持!”
凡人微光,薪火相傳
“人的一生短暫,但奉獻愛心最有意義!”在他帶動下,更多黨員和居民加入社區志愿服務隊,將雷鋒精神的薪火傳遞下去。
石景山特鋼社區上演“愛心接力”
居民低血糖暈倒眾人合力救助
近日,在八角北路特鋼社區,一位居民突發不適暈倒,保安、社工迅速響應、默契接力,展開了一場暖心的緊急救助。
6月19日,特鋼社區居民尤阿姨像往常一樣前往對面的楊莊南區,打算為83歲的老母親買燒餅。行至途中,尤阿姨突發低血糖,毫無征兆地暈倒在地。危急時刻,正在附近巡查的特鋼社區保安隊長哈長慶恰好路過,他毫不猶豫立即上前查看。確認尤阿姨是本社區居民后,哈長慶第一時間撥打手機通知社區工作人員,清晰說明現場情況及位置,并守護在旁,防止尤阿姨受到二次傷害。
接到緊急消息,社區社工苑鳳祥和張麗丹迅速行動,深知時間緊迫關乎安危。兩人立即推上輪椅,一路小跑趕往楊莊南區事發地點。到達現場后,她們顧不得擦汗,與哈長慶一起小心翼翼地將尤阿姨扶上輪椅,一刻不停地將她安全護送回特鋼社區居委會。途中,社工們不斷輕聲安撫意識尚未完全清醒的尤阿姨:“阿姨別怕,我們送您回去,安全了?!?/p>
回到社區,工作人員迅速分工協作:有人端來溫糖水幫助尤阿姨補充能量,有人細心詢問她的身體狀況,有人則第一時間聯系了尤阿姨的家人告知情況。在大家的悉心呵護下,尤阿姨的身體狀況逐漸好轉,意識也恢復清醒。看著身邊這些為自己忙碌奔波、滿臉關切的社區工作人員和保安隊長,尤阿姨深受感動,含淚緊握著他們的手連連道謝。
從保安隊長哈長慶的及時發現與守護,到社工苑鳳祥、張麗丹的快速響應與護送,再到社區集體的悉心照料與安撫,這場高效有序的“愛心接力”,不僅為尤阿姨化解了危機,更生動展現了特鋼社區鄰里守望相助的溫暖和社區高效應急響應機制的作用。正是這些普通崗位上平凡人的責任擔當與及時援手,匯聚成社區最堅實的守護力量,讓“鄰里一家親”的理念在日常點滴中熠熠生輝。
一面錦旗一片情!
天和街社區暖心服務
為殘疾人架起“連心橋”
近日,天和街社區內暖意融融。居民侯淑桂阿姨在家屬陪伴下,將一面印有“情系百姓 為民解憂 細心呵護 勝似家人”的錦旗,鄭重交到社區工作人員王兆聰手中,感謝他長期以來的無私幫助。
“兆聰這孩子,沒話說!一趟趟幫跑手續,還常打電話關心我病情,像家人一樣貼心!”侯阿姨緊握王兆聰的手,激動地說。
侯阿姨長期受風濕、腰疼困擾,行動嚴重不便。今年病情加重,出行更困難。家屬向社區反映,其殘疾等級與實際狀況不符,急需重新評估。得知情況,王兆聰第一時間上門,詳細了解侯阿姨身體狀況和家庭困難。了解到升級評殘是他們的迫切需求后,他主動攬責,承諾全力協助。
評殘升級手續繁瑣,涉及多部門協調。王兆聰化身“跑腿員”和“講解員”:主動對接殘聯和醫院,耐心指導準備材料,全程跟進每個環節。憑借細致服務和高效協調,他最終成功協助侯阿姨完成升級,解決家庭燃眉之急。
這面錦旗,是居民對社區工作的最高肯定,更是對王兆聰及所有社區工作者用心用情服務的最佳見證。它無聲訴說著“為民解憂”的暖心故事,更彰顯了社區工作者“情系百姓”的赤誠與“勝似家人”的情誼。
民生無小事
枝葉總關情
關注“京西正能量”欄目
關注身邊的社區溫情守護
來源:老山街道 八角街道 古城街道
編輯:李嘉綺 曹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