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總統宣布訪美,躲過了出庭受審,但情況并沒有這么簡單,為什么這么說?而在另一邊,以色列突然向中國提出一個要求,但中方的回應可以說很不客氣,釋放了怎樣的信號?
在2023年前,以色列的處境可以說非常樂觀,不僅經濟持續提升,還在美國的幫助下開啟與阿拉伯國家關系正常化的進程。然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兩個決定改變了一切,他先是全力推動所謂的“司法改革”,想要把國家大權都抓到自己手中,引發了以色列國內一波接一波地示威抗議;隨后,哈馬斯發動“阿克薩洪水突襲”,內塔尼亞胡馬上打著“自衛”的旗號進攻加沙地帶。在此后的一年多時間,內塔還全面進攻黎巴嫩,侵占敘利亞的領土,并對伊朗實施了大規模襲擊。這也讓中東各國意識到,以色列根本不想要地區和平,只想消除所有“潛在對手”,因此他們開始重新評估對以政策。可以說,內塔尼亞胡憑借一己之力,讓以色列深陷戰爭狀態,未來很難有安寧之日。
為了穩定國內情緒,并推動對外宣傳,內塔尼亞胡政府嚴格封鎖以色列的損失信息,不僅隱瞞了很多人員傷亡情況,能夠公開的死亡名單也選擇分批發布,全力將影響降到最低。然而,隨著戰爭的持續,加沙沖突的以軍公布陣亡人數,也接近900人,這還是面對沒有制空權、裝備基本是輕武器的巴勒斯坦抵抗武裝的損失。而面對實力強大上百倍,擁有較強導彈技術的伊朗,以色列還想把損失情況忽悠過去,誰會相信呢?日前,一份來自以色列“HES”官方網站的報告被曝光,顯示在伊朗的20多輪導彈打擊中,以色列6名高級將領、11名科學家、27名海軍官員、198名空軍官員、32名摩薩德官員、78名辛貝特特工、462名士兵和423名平民死亡。如果這份名單屬實,以色列的損失明顯高于伊朗。
不過這也能解釋,為什么原計劃在本周一出庭受審的內塔尼亞胡,直接宣布出訪美國,他顯然承受不起這個責任。而且,以色列駐上海總領事館還喊話中國,聲稱“只有中方能影響伊朗的決策”,只要不購買伊朗石油,就能讓德黑蘭當局崩潰。以色列要求中國“用石油貿易施壓伊朗”,從而讓后者停止在中東地區的“惡意行為”。對此,中國外交部只是冷冷地回應“中東的情況,是非曲直是很清楚的”。顯然,以色列這個屢次違反國際法,甚至喪失“人類底線”的國家,中國不會理會他們的要求。而且,以色列此前還派人竄臺,其外長還公開表示“中國和朝鮮是威權軸心”,還聲稱“威權軸心”支持“恐怖軸心”的行動,這種表態,還指望得到中方的幫助?
而且,這也凸顯了中國設置“稀土出口通行證”體系,并封鎖對西方軍工企業出口稀土的重要性。長期以來,美國等西方國家就在多個地區制造混亂,甚至是沖突,給他們的軍火出口創造市場。雖然國際社會不斷呼吁“勸和促談”,但美西方依然我行我素,美國更是多次在安理會否決巴以停火決議。因此,中方對美西方軍工業“釜底抽薪”,讓他們的軍工產能大幅度下滑,這對維護世界和平至關重要。目前,美國已經開始停止對烏克蘭提供武器裝備,若以色列也落到這一步,中東有望真正獲得和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