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伊朗官方宣布,暫停與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合作,這是6月13-24日以色列-美國和伊朗爆發激烈武裝沖突后,有關沖突口實——伊朗核問題的最新動向。
當天伊朗總統佩澤什基安(Masoud Pezeshkian)頒布命令,暫停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合作,此舉可能進一步限制核查人員追蹤伊朗鈾濃縮計劃的能力。
2015年伊朗核協定(JCPOA)允許伊朗鈾濃縮上限為3.67%,這足以確保為伊朗公開承認的民用核目標提供原材料,但遠不足以生產武器級鈾(90%濃度以上),同時大幅削減伊朗濃縮鈾庫存(超標濃縮鈾需運至指定國外儲存地保存),限制其使用離心機的數量,JCPOA同時確保IAEA有權對伊朗執行核協議情況進行核查和監督,以確認伊朗的遵守情況。據此,IAEA成為伊朗履行核協議承諾的主要評估機構。
由于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的激烈態度和特朗普一邊倒親、偏袒內塔尼亞胡的做法,2018年特朗普(Donald Trump)第一任期下的美國單方面退出JCPOA,借口是“協議不夠強硬、未能解決伊朗的導彈計劃及其對中東地區激進組織的支持問題”,這成為此后中東持續緊張局勢和一系列武裝沖突、襲擊的源泉。
撇開以色列不談,美伊圍繞JCPOA的沖突已造成兩敗俱傷的格局:伊朗在核協議破局后陷入變本加厲的國際孤立,一系列境內外偏激、冒險應對非但未能緩解局勢,反倒加劇惡化了自身處境,日益陷入內外交困的格局,其賴以在地區立足的軍事實力也因國際孤立停滯不前,此次慘遭美以空襲幾無招架之功,足以令其上層名實兩虧;特朗普以“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為其核心支持群體的基本號召,將“不在美國以外耗損美國寶貴的錢財和生命”當作標榜自己、抨擊政敵的要害,對伊軍事介入無異于自打耳光,只能以“為摧毀伊朗核能力不得已而為之且是短暫使用的權宜之計”相搪塞。然而特朗普“1.0”時期以此為由單方面讓美國退出JCPOA,結果伊朗鈾濃縮能力卻已高達60%,從技術角度來看,距離武器級水平只有一步之遙,積攢的鈾儲備也足以制造多枚核彈;特朗普“2.0”時代同樣以此為由縱容、慫恿以色列,甚至不顧輔佐用你親自下場,試圖徹底摧毀伊朗核能力,結果伊朗雖遭重挫,但偏偏名義上和實際上最關鍵的目標——核設施、核能力和核材料庫存,卻似乎是損失最小的部分之一,即便最樂觀的估計,此次代價巨大、后果嚴重的軍事行動,充其量將伊朗核計劃遲滯了幾個月至數年而已。
不僅如此,事實上在以色列6月13日空襲并隨后將美國拖下水之前,美國特朗普政府已通過各種渠道軟硬兼施,將同樣精疲力竭的伊朗拉回了恢復JCPOA的談判桌,甚至空襲打響之際美伊相關磋商仍在進行中。國際社會普遍擔心,美以此舉非但不足以對伊朗核能力構成致命“硬殺傷”,反倒會堵上伊朗國內主張通過妥協換取西方諒解和伊朗發展機會一派的嘴,讓本就飽受伊朗國內保守派猜疑的IAEA及其核查、監督機制更難落實、更難發揮作用。
本周稍早,特朗普單方面宣稱,美伊有關恢復JCPOA的談判“最早可能在本周重開”,這與此前和停火有關的“過早官宣”一脈相承,反映出特朗普急于見好就收、惟恐被以色列拖入持久消耗泥潭的急迫心理。而伊朗在此次暫停與IAEA合作命令出臺前,其議會已通過了一項暫停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的法律。該法案3日通過伊朗憲法監督機構——伊朗憲法監護委員會(Guardian Council,)的批準,并可能獲得佩澤什基安擔任主席的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Suprem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的支持。很顯然,“暫停合作”命令的出臺,是這一系列動作的一環,意在凸顯伊朗對IAEA及其作用呢的不滿和懷疑,也為JCPOA談判解決之路蒙上更重陰影。
然而伊朗的相關回應迄今仍是高高舉起,輕輕落下,象征意義遠大于實際殺傷力。一位了解IAEA運作的匿名外交官在討論伊朗局勢時IAEA核查人員在聲明發布后仍留在伊朗,政府并未要求他們離開。伊朗國家電視臺在宣布命令時援引了前述實際上尚未完全生效的法令,并稱“暫停將持續有效,直至滿足某些條件,包括保障核設施和科學家的安全”。
上述命令并未包含暫停合作的時間表或具體細節。在接受CBS采訪時,伊朗外長阿拉格奇(Abbas Araghchi)一方面反駁特朗普說法,稱“我認為(與美國間圍繞恢復JCPOA的)談判不會這么快重啟”,一方面又強調“外交大門永遠不會關閉”。
正如許多觀察家所言,迄今為止,伊朗的舉動并未達到專家們最擔心的程度。他們曾擔心,德黑蘭可能會為了應對這場戰爭,決定徹底終止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合作,放棄《核不擴散條約》(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并公開宣布將研發核武器。
這正是由于伊朗當下“麻桿打狼兩頭怕”尷尬處境所致:如果一味強硬,伊朗將繼續陷入孤立和經濟發展停滯,國內社會危機也將變本加厲,且此前軍事沖突中的虛弱表現也很難為之提供“任性的底氣”;如果就此低頭,其上層集團在國內外的號召力和凝聚力將繼續下滑,同樣可能危及執政基礎和社會穩定,且從美以此番“不宣而戰”可知,即便咬牙妥協,也未必就不會被對方“不講武德”地打個鼻青臉腫。
“麻桿打狼兩頭怕”的還有美以:短暫而激烈的沖突表明,他們的突襲足以重創伊朗各種目標,卻不足以癱瘓伊朗核能力,更不足以撼動伊朗現行體制,相反,一旦陷入長期作戰,不僅代價和風險倍增,還將進一步壓縮伊朗國內妥協派的發言權和影響空間。
正因如此,美伊將在一段時間里陷入“打不像打,談不像談”的詭異局面,而別有所圖的內塔尼亞胡則會殫精竭慮,力圖把美國、伊朗和以色列自己拖入一場足以讓以色列“戰時內閣體制”曠日持久的空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