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手機,你的微信好友數是不是早就破千了?看著那個四位數,是不是偶爾會涌上一股說不出的疲憊感?微信好友上限5000+,可我們心里能真正裝下的人,又能有幾個?
有時候,好友列表越拉越長,卻感覺心頭的空間卻越來越擠。那些消耗你、拖累你、讓你不舒服的關系,真的該好好清理一下了。
在此,我想告訴你,你的微信里,有三種人要盡早拉黑。
01
第一類:心里壓根兒沒你位置的人
想想看,有沒有這樣的人?你發條消息過去,等半天像石沉大海;你興致勃勃分享個趣事,對方回個“哦”或者干脆不接話茬;你主動約了八百次,他總有理由推脫。你在這頭熱乎著,人家在那頭冷冰冰。
這種感覺,就像你對著山谷熱情呼喊,卻連個回聲都聽不到。單向的付出和熱情,最是消耗人。
張愛玲對此看得透透的:“一個人如果沒空,那是因為他不想有空;一個人如果走不開,那是因為他不想走開。”
真相往往很扎心:不回信息,就是信息;不主動,就是答案。你還在替他找理由,人家可能根本沒把你當回事兒。
所以,別再用自己的熱臉去貼冷屁股了。心里沒你的人,站得再近,心也隔著十萬八千里。果斷把“聊天框”挪到角落,甚至直接說再見,把位置騰出來給那些真心愿意和你互動、珍惜你心意的人。
因為你的熱情和精力,值得用在雙向奔赴的關系上。
02
第二類:說話毫無信用可言的人
這類人,嘴上的承諾比蜜還甜,行動上卻像六月的天氣——說變就變。
約好時間見面?他能遲到一小時甚至直接放你鴿子。答應幫你個忙?轉頭就忘得一干二凈,提都不提。借點小錢應急?說好下周還,下個月都沒影兒,你提一句他還嫌你小氣。
老話說:“人無信不立?!痹谌伺c人打交道這回事兒上,信用就是硬通貨,是必須的要具備的。
一個人如果習慣性失信,就等于在他自己腦門上貼了個標簽:“我的話,你別當真?!?/p>
你今天對他的寬容和忍耐,很可能會變成明天他捅向你的刀子,因為他知道你“好說話”。
對這種信用破產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及時止損。別指望他會改,遠離他們,就是在保護自己寶貴的信任感和時間精力。清理掉這些“言而無信”的隱患,你的人際環境才能更清爽、更靠譜。
03
第三類:行走的“情緒垃圾場”,負能量滿滿的人
這種人,自帶烏云特效。跟他聊個天,你會感覺整個天都陰了。他嘴里永遠在抱怨:抱怨老板傲慢、同事心機、伴侶不懂事、社會不公平、人生沒希望……
滿滿的負能量,像開了閘的洪水,源源不斷地向你傾倒。聽多了,你會發現自己莫名其妙也開始嘆氣,看什么都不順眼,心情down到谷底。
魯迅先生有句話挺有意思,大概意思是:“我就佩服這種人一點,這種東西(指無價值的抱怨)也敢拿出來說。”
真的,抱怨和負能量這東西,傳染性極強,像病毒一樣。這些“情緒黑洞”靠近你,就是在無聲無息地吸走你的能量和好心情。你被迫當他的“情緒垃圾桶”,消耗的卻是自己寶貴的心理能量。
要知道,你的好心情和正能量,是有限的寶貴資源,不是你朋友圈的公共垃圾桶,誰都可以來倒垃圾。
所以,對這種持續輸出負能量的人,一定要學會設立邊界,果斷遠離。給他們的朋友圈點個“不看他”,或者干脆減少接觸。因為保護好自己的能量場,比什么都重要。
04
定期清理好友列表,就是給心靈做大掃除
我們這一輩子,精力有限,時間有限,情感賬戶的額度也有限。每一次明智的“遠離”或“清理”,都是在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我的地盤,我做主。我要把最寶貴的資源,留給值得的人和事。
點下那個“刪除”或者“加入黑名單”的按鈕,看起來是結束了一段關系,其實是給自己開啟了一扇窗:讓更清爽的空氣進來,讓更明亮的陽光照進來。
所以,是時候,好好審視一下你的微信好友列表了。這不是無情,是自愛。定期清理,不是僅僅刪掉幾個名字,而是在鄭重地告訴生活:我只想和滋養我、尊重我、讓我舒服的人同行。
當你把消耗你的人請出去,把空間留給真正值得的人,你會發現自己的世界變得輕盈透亮和充滿力量。不信你就試試看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