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選帥為何屢屢失敗?名記一針見血,直言足協太頑固,三大問題太明顯
在又一次沖擊世界杯失敗后,國足火速更換主帥,伊萬成為又一位下課的洋帥。多年以來,國足主帥的位置可謂是流水一般,一個又一個的主帥都沒能實現帶領國足沖出亞洲或者在洲際大賽拿下好成績的目標。
如今中國男足再度完成集結,開始努力備戰即將到來的東亞杯。此次足協方面緊急聯系了久爾科維奇,他將暫時擔任球隊主帥。之后中國足協將會開會進行討論,為男足尋找下一個合適的主帥人選。
對于國足如此頻繁的更換主帥,隨隊記者馬德興就專門撰文,表達了對目前主帥遴選整個制度和流程的不滿。在他看來,足協方面實在是有些頑固不化,嚴重的問題始終存在卻根本沒人試圖去做出改變。
問題一:以自我為中心
馬德興在文章中指出,從選帥的組織者到專家評估小組,再到更高的管理層,其實始終是以自己的認知、自己擬定的條條框框來依葫蘆畫瓢,想當然地認為某位教練是符合需求的。這種完全以自我認知為標準的結果就是,他們認為新到任的主帥能夠幫助國足走出困境,慢慢重返亞洲強隊的行列。
但結果卻往往非常骨感,哪怕是里皮這樣的世界級主帥,都沒辦法幫助國足擺脫困境,更是被氣得在記者會上便宣布自己辭職。這就說明,現有的這套遴選體制存在非常明顯的問題,可惜足協方面對此完全不重視。他們只要完成選帥的任務即可,至于帶隊的成績,整體的表現似乎永遠不在他們需要考量的范圍內。
問題二:不愿傾聽球員意見
作為一個團隊,球員和教練之間的關系、相處等各方面的因素,都會成為左右比賽勝負的一個關鍵。我們通過新聞也經常能夠看到,國外很多的俱樂部和國家隊,很多時候都是因為球員和教練之間的矛盾,導致雙方始終不愿意坐下來好好溝通,最終導致成績一落千丈。
但國足在選擇主帥的時候,卻從來沒有問過球員的意見。他們想當然的做著一言堂的事情,完全忽視了在選帥這個關鍵問題上,球員才是最該被重視的環節。畢竟不管是哪個球員,肯定都不愿意跟自己不喜歡甚至是討厭的教練一起共事。馬德興表示:整個選帥過程中,唯一沒有考慮的是球員,球員需要怎樣的教練、渴望得到什么,從未征求過球員的意見。
問題三:迷信經驗主義
其實我們仔細觀察就不難發現,國足近幾屆的主帥,基本都是跟國內足球有著一定關聯。很多都是曾經執教過俱樂部或者青年隊的主帥。這就是馬德興所說的第三個問題:太看中履歷,進入到經驗主義的怪圈。他在文中指出:國字號選帥逃不出的怪圈,就是以履歷為首要篩選標準,比如當初選擇伊萬,就是他曾在山東泰山執教過、率隊拿過中超聯賽冠軍,對中國足球的情況比較熟悉。然而,18強賽征程中,連伊萬自己都承認,遠離中國足球數十年,自己對現如今的中國足球、中國球員不是特別的了解。
這其實已經是非常明顯的故步自封,因為這些年以來中國男足跟外界的整體聯系實在太少,加上聯賽整體質量的下滑。這導致我們很多的訓練、戰術方面都已經嚴重落后。這種時候,足協在選帥的過程中,依然是迷戀對中國足球所謂了解更深的主帥,只會讓球隊的成績變得越來越差。
除了以上他說到的問題,其實國足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問題,那就是戰無定術,兵無常法。多年以來,國足總是想辦法去學習國外各種的先進戰術和踢法,但始終沒能做到堅持下來。之前看西班牙的傳控足球非常美麗,于是開始聘請包括卡馬喬在內的的多名西班牙裔主帥;這幾年又覺得塞爾維亞的主帥和理念更為出色,因此又開始瘋狂迷信塞爾維亞的主帥。
這樣長期在不斷改變的結果就是,沒有一個戰術戰法被完全研究明白,球員們也在不斷更換的東施效顰中踢得越來越差,甚至失去了自己本來的特點。
對于現在的國足來說,既然已經跌落到最底層,那不妨就在下面好好的修煉一番。從青訓、從人才選拔、從主帥的選擇等方面,一點點慢慢做出改變。只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去進行改變,才有可能讓中國男足再度成為亞洲的一流強隊,才有資格去考慮爭奪世界杯名額的事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