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延吉市建工街道延華社區高度重視對孤獨癥兒童、智力殘障兒童及其家庭的關心關愛,將其作為社區工作的特色亮點持續推進。自2021年起,延華社區借助“幸福家園”村社互助工程,先后5次發起慈善項目,籌集善款1.5萬元,為孤獨癥群體撐起一片充滿愛的天空。
這些看似規模不大的慈善項目,卻如涓涓細流,悄然改變著孤獨癥群體的生活。在延華社區北側的布爾哈通河沿岸,曾經休閑座椅旁煙頭散落的現象十分突出,既破壞環境,又存在火災隱患。2021年,延華社區兩委班子創新思路,通過“幸福家園”工程籌款1000元,采購煙灰盒半成品,交由延華社區“七彩課堂”的孤獨癥兒童進行創意繪制。延華社區黨總支書記肖樂表示:“讓孩子們參與繪制,既能讓他們在創作中樹立自信,又能改善社區環境,可謂一舉兩得。”令人欣喜的是,志愿者后續巡查發現,煙灰盒里有了煙頭,這表明居民認可并使用了孩子們的作品,孩子們的努力得到了珍視。
從社區環境改善到生活幫扶,“幸福家園”工程在延華社區不斷拓展服務領域。泰亞市場小區的3樓緩臺長期困擾著居民。由于小區人員構成復雜,緩臺處垃圾、廢棄沙發等雜物堆積,嚴重影響居民生活。孤獨癥兒童和家長在上課途中發現問題后,及時反饋給社區。社區迅速行動,協調相關部門查看情況,隨后通過“幸福家園”工程申請到3000元資金,在緩臺安裝了攝像頭。這一舉措徹底解決了環境衛生問題,消除了居民多年的困擾。
延華社區還充分依托“幸福家園”工程,切實解決孤獨癥兒童、智力殘障兒童及其家庭的生活需求。2023年,通過該工程籌集3000元善款,為孤獨癥家庭送去米面糧油、過冬棉衣和學習用品,有效緩解了他們的生活壓力。2024年,再次籌集3000元,為18名孤獨癥兒童購置智能手環,為孩子們的安全增添了一份保障。
今年,延華社區持續發力,不僅發布“幸福家園”工程慈善項目,對社區“七彩課堂”服務項目進行升級,還承接了省慈善總會“吉善慈心伴成長”服務項目,利用2.5萬元經費開展全年孤獨癥兒童系列活動,讓孩子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幸福家園”村社互助工程于2020年9月正式啟動,由中華慈善總會聯合全國各級慈善總會,與民政部指定的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合作開展,旨在幫助村社規范募集資金、動員社會力量、整合社會資源,是一項創新型重大慈善項目,致力于打造新時代助力鄉村振興、強化基層社會治理、造福村社群眾的“希望工程”。我省于2021年開始實施這一工程。
自2021年5月我州獲批吉林省首批“幸福家園”村社互助工程試點以來,始終秉持“黨建引領、試點先行、需求導向、多方參與”的原則,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結合“在職黨員進社區”“黨員雙報到”等工作,積極探索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社區公益慈善資源五類主體聯動模式,創新開展“互聯網+公益”“關愛一老一小”等活動,精準幫扶困難家庭、孤寡老人、留守困境兒童、殘障人士等弱勢群體,努力推動實現“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安有所樂”的目標,全面扎實推進試點項目落地見效。截至目前,全州累計發布互助工程項目233個,覆蓋1147個村社,受益群眾超過萬人。
多年來,延華社區借助“幸福家園”工程,為孤獨癥兒童及其家庭搭建起多元化服務平臺,吸引了更多志愿者和社會力量投身社區建設。延華社區先后榮獲吉林省“幸福家園”村社互助工程示范社區、延邊州“老年文體小康社區”、延吉市“關心下一代先進集體”等稱號。在延華社區,“幸福家園”已不再僅僅是一個項目名稱,更是孤獨癥群體與社會之間締結的溫暖契約,持續傳遞著愛與關懷。
來源:延吉市委宣傳部 黃靜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