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5月7日的空戰已經過去一個多月,硝煙早就散了,可印度媒體卻還在這兒“意難平”,非要給自己臉上貼金。
日前,印度國防研究翼網站(idrw.org)刊登了一篇文章,聲稱印度空軍在空戰中大獲全勝,擊落了6架巴基斯坦戰機,連殲-10CE也未能幸免。
文章援引所謂“消息人士”,宣稱印度空軍在5月7日至10日的“朱砂行動”中,狠狠教訓了巴基斯坦空軍。
報道稱,印度軍方已經完成了初步調查,結合S-400防空系統的雷達跟蹤數據、截獲的巴方通訊情報以及信號情報,確認擊落了6架巴基斯坦戰機、2架偵察機和至少10架無人機。
文章還特意點名,擊落的戰機中可能包括中國制造的殲-10CE和JF-17“梟龍”戰機,甚至暗示一架薩博2000預警機也在巴基斯坦的博拉里空軍基地被摧毀。
文中還提到,印度空軍使用了布拉莫斯巡航導彈、SCALP巡航導彈和哈羅普自殺式無人機,精準打擊了巴基斯坦11個主要空軍基地,包括努爾汗、薩戈達和博拉里,造成跑道大坑、機庫坍塌,巴方損失慘重。
有意思的是,印度媒體還特意解釋了為啥沒有巴基斯坦戰機的殘骸照片。文章稱,巴基斯坦戰機全是在巴方領空被擊落的,墜毀地點都在巴基斯坦境內,所以印度這邊自然拿不到殘骸。
為了“證明”戰果,印度空軍只能靠“數字證據”,比如S-400雷達的跟蹤數據、信號情報和通訊截獲來確認摧毀目標。報道還說,印度這么做是為了防止巴基斯坦否認損失,畢竟巴方在2019年巴拉科特空戰后就曾否認F-16被擊落。這次,印度空軍還計劃公開雷達圖像、衛星照片和具體交戰地點,力求讓巴基斯坦“無話可說”。全文通篇下來,聽起來頭頭是道,可問題在于,這些所謂的“數字證據”至今一個都沒公開,印度媒體全靠“消息人士”一張嘴,就敢說擊落了6架戰機,還包括殲-10CE這種巴基斯坦的頂尖裝備。
可這說法站得住腳嗎?在現在這個信息化時代,戰機被擊落哪能沒點痕跡?空戰剛結束,照片、視頻早就滿天飛了。拿“5·7”空戰來說,戰斗一停,印度網民就迫不及待地在平臺上曬出了墜毀在印巴邊境印度一側的戰機殘骸。
沒過多久,這些殘骸被證實是印度空軍的陣風、幻影-2000、米格-29和蘇-30MKI。《華盛頓郵報》還分析了網上流傳的十幾張圖片和視頻,確認至少兩架印度戰機——一架陣風和一架幻影-2000——的殘骸。
《路透社》也報道,巴基斯坦軍方宣稱擊落了五架印度戰機,雖然印度沒承認,但印度克什米爾當地官員證實有三架戰機在聯邦領土墜毀。連印度自己的損失都藏不住,殘骸照片滿網傳,巴基斯坦那邊卻安靜得像啥事沒發生。
按理說,如果印度真擊落了6架巴基斯坦戰機,哪怕是在巴方領空,墜機現場的照片、視頻或當地目擊者的消息總該有點吧?可從5月7日到今天,印度愣是沒拿出一張巴基斯坦戰機的殘骸圖,連個像樣的目擊者證詞都沒有。反倒是印度自己被巴基斯坦的殲-10CE和PL-15導彈打得灰頭土臉,損失實打實擺在那兒。
說白了,印度媒體現在靠“消息人士”放風,說擊落了6架巴基斯坦戰機,純粹是為了給自己找臺階下。這場空戰,印度空軍被巴基斯坦打得措手不及,陣風、蘇-30MKI這些主力戰機接連折損,S-400防空系統也沒能完全擋住巴方的反擊。面對國內民眾的質疑和國際社會的關注,莫迪政府急需一劑“強心針”來提振士氣。印度國防研究翼的這篇報道,正好迎合了莫迪政府“大贏特贏”的宣傳基調。
報道里把巴基斯坦空軍貶得一無是處,殲-10CE和“梟龍”被說成不堪一擊,印度則被塑造成“南亞霸主”。這種敘事在印度國內很吃香,能轉移民眾對空戰失利的注意力,激發民族主義情緒,鞏固莫迪政府的支持率。
更深一層,印度還想借此對外界證明,自己在南亞的軍事霸權沒動搖,哪怕吃了虧,也要硬著頭皮說“贏了”。可惜,吹牛容易,圓謊難。沒有殘骸、沒有目擊者、沒有第三方證實,印度這“6架戰機”的戰績,怕是連自己人都未必信。
更可笑的是,印度媒體這波操作還暴露了自己的心虛。文章里反復強調“數字證據”和“技術分析”,卻遲遲不公布具體數據,擺明了是底氣不足。S-400的雷達數據和信號情報要是真能證明擊落了6架戰機,印度早該開記者會,把雷達圖像和通訊錄音甩在巴基斯坦臉上。可現在呢?除了“消息人士”幾句模棱兩可的話,啥硬貨都沒有。
說到底,印度媒體張口就來的“6架戰機”戰績,不過是自欺欺人的宣傳把戲。吹牛誰都會,證據拿不出來,終究是白搭。沒有殘骸、沒有照片、沒有第三方證實,印度的“殲-10CE難逃一劫”不過是笑話一場。莫迪政府想靠這套“大贏特贏”的敘事忽悠民眾,怕是連自己人都忽悠不過去。畢竟,現實的殘骸不會撒謊,印度的空戰失利,也不是幾句“消息人士”的話就能抹平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