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在“七一”建黨節來臨之際,南陽市宛城區仲景街道泥營社區以“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初心使命”為主題,組織開展了“一老一青繡黨旗”特色活動,并同步啟動“情暖夕陽”公益服務,通過老少攜手共繡黨旗、青年志愿者為老人洗腳等環節,將紅色教育與志愿服務深度融合,為黨的生日獻上一份特殊的禮物。
陽光透過活動室窗外的梧桐葉,灑落在那面鮮紅的黨旗上。幾位白發蒼蒼的老人,雖手微微顫抖,卻帶著不容置疑的莊重與虔誠,細致地指點著黨徽輪廓鐮刀錘頭的金色紋路。青年學子則俯首凝神,帶著新時代的專注與技藝,將飽含敬意的金線一針針繡入紅色經緯。老黨員們輕聲講述著黨旗的象征意義,那些奮斗歲月的片段在溫和的語調中流淌,年輕人明亮的眼眸閃爍著領悟的光芒。這方寸之間,針線穿梭,無聲傳承著永不褪色的忠誠,黨旗上交織的金線,仿佛正是兩代人精神血脈的融匯,過往的榮光與未來的希望在此刻緊密縫合。老一輩的初心堅守與新一代的匠心傳承,共同鑄就這面信仰旗幟的厚重與榮光。
當針線在黨旗上凝聚忠誠時,另一份樸實的敬意也在靜靜流淌。數名身著紅馬甲的青年志愿者,正悉心為社區的高齡、行動不便老人提供公益修腳洗腳服務。他們輕緩地俯身,如侍奉至親般,用溫水輕柔地為老人浸泡雙足,專業地修剪指甲、耐心按摩、處理厚繭。這一刻,讓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在平凡的奉獻中顯影、定格。 從為老人洗去歲月風塵的雙腳,到青年學子繡制象征信仰的黨旗,兩種服務,同一種情懷,都是對黨最深情的告白。
社區黨委書記表示:“社區創新‘黨建+志愿服務’模式,讓青年在服務中感悟初心,讓老人在關懷中感受溫暖。繡黨旗是精神的傳承,洗腳是行動的踐行,兩者共同詮釋了共產黨員的為民情懷。”
此次活動將紅色教育從課堂搬到實踐中,既讓青年學子在動手中感悟黨的歷史,又通過公益服務踐行初心使命。在“七一”的晨曦將臨之際,社區里這抹被匠心與溫情共同浸潤的紅色,顯得格外厚重而溫暖,它象征著信仰的薪火,在代代相傳的躬身實踐中,永不熄滅,永遠照亮前行的道路。(王玲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